[发明专利]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5447.8 | 申请日: | 2015-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宋冠宇;沈伟;李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81/04;C08K3/08;C08K7/18;C08K5/19;C08K3/04;C08K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纳米 导电 聚合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带有硫醇基的液态聚硫橡胶滴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于10~80℃,于150~350r·min-1搅拌10~60min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搅拌10~45min;然后调整温度至120~180℃,保持1~5小时;再依次加入导电纳米颗粒、固化剂、催化剂、引发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置入模具中,于30~110℃,保温0.2~72h,得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所述带有硫醇基的液态聚硫橡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0.33~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羟基含量为0.06~0.35克当量/10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导电纳米颗粒后,进行超声震荡5~20min再加入固化剂;混合均匀时的搅拌时间为2~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摩尔浓度为1%~40%;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用量为带有硫醇基的液态聚硫橡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总质量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纳米颗粒为导电纳米金属颗粒、导电炭材料颗粒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酸酐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催化剂为碱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纳米颗粒的用量为带有硫醇基的液态聚硫橡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总质量的10%~90%;固化剂的用量为带有硫醇基的液态聚硫橡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总质量的2%~25%;催化剂的用量为带有硫醇基的液态聚硫橡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总质量的4‰~2.5%。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得到的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厚度为2~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4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