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抛扬式除雪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3836.7 | 申请日: | 2015-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8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宋士刚;周霞琴;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H5/07 | 分类号: | E01H5/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0 | 代理人: | 钟桦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抛扬式 雪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除雪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抛扬式除雪车。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高纬度的国家和地区,公路除雪是冬季的主要养护作业之一,它不仅能维持车辆正常行驶,还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依靠人力除雪,不但浪费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除雪的效率低,往往不能及时清除积雪。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除雪方法是机械除雪法和融雪法两种基本方法。机械除雪法是通过机械对冰雪的直接作用而解除冰雪危害的一种方法。
目前,我国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冬季养护方式,即人工和除雪机共同工作除雪,不过也有部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等地已经开始使用大型的专用除雪机械,但数量不多,品种也较少。另外,有的除雪车虽然除雪效果好,但是基本不能适应较复杂的路况,很容易被损坏;而有的除雪机仅能清除新鲜散雪,被压实的雪完全没用。而且针对机场、小区,特别是人行道的小型除雪车很少见,基本只能靠人力除雪,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效果不佳。而我国冬季会降雪的城市和村庄很多,对于小区、人行道的清雪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国内除雪车需向高速化、小型化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注意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小型抛扬式除雪车,其充分考虑了路况、积雪状态等各种影响因素,使操作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抛扬式除雪车,包括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上安装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集雪装置、抛雪装置、操作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分别与行走装置、动力装置、集雪装置、抛雪装置、操作装置相连;其中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车轮、换向轮;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安装在车架上的电机;所述的电机之前的车架上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之前的车架上安装有抛雪装置和集雪装置,所述的电机之后的车架上安装有操作装置;其中所述的抛雪装置包括抛雪筒和抛雪腔,且所述的车架与抛雪腔相连,所述的抛雪腔上安装有抛雪筒,所述的抛雪筒内安装有抛雪转子,所述的抛雪转子与抛雪叶轮相连;所述的抛雪腔的前方安装有集雪装置,所述的集雪装置包括清雪铲、集雪轮和调节板,所述的集雪轮与抛雪腔连通,所述的集雪轮上方安装有清雪铲,所述的集雪轮下方安装有调节板。
所述的操作装置包括手柄和操作杆;所述的手柄和操作杆安装在车架上,且所述的操作杆与传动装置相连。
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调节螺母与抛雪腔相连。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与电机相连的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与变速箱内的第一轴相连;所述的第一轴通过齿轮与第二轴相连;所述的第二轴与第三轴相连;所述的第三轴与第四轴相连;所述的第二轴通过连杆分别与换向轮、抛雪转子、齿轮箱相连;所述的齿轮箱通过链条与集雪轮相连;所述的第三轴与倒车装置及操作装置上的操作杆8相连;所述的第四轴通过连杆与锥齿轮传动装置相连;所述的锥齿轮传动装置通过横梁与车轮相连。
所述的集雪轮包括集雪轮轴,所述的集雪轮轴上活动安装有带状螺旋左搅龙、与带状螺旋左搅龙呈反向旋转的带状螺旋右搅龙;所述的集雪轮轴通过链条与齿轮箱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小型抛扬式除雪车的主要功能是将路面上的积雪收集起来并抛到路边,工作时由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分别分配到行走装置、集雪装置及抛雪装置。行走装置使除雪车可以向着指定的方向前进或后退;集雪装置在除雪车行进过程中把积雪收集起来并运送到抛雪筒下方;抛雪装置即高速旋转的叶轮将积雪抛出至路边。除雪车在电机的带动下,不断向前移动,就能达到连续除雪的目的。与现有除雪车相比,本发明除雪车对散雪和压实雪都适用,适用范围广,清雪效果和效率都较好。另外,该除雪车体积较小、成本低,不仅可以在机场、公路上使用,还可以在小区、人行道使用,而且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除雪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除雪车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除雪车的集雪轮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阀
- 下一篇:单簧无锁紧环机械密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