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头晕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2681.5 | 申请日: | 2015-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P25/0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麻后 头痛 头晕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头晕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麻是手术前常用的麻醉方式,其特点是镇痛完全、效果确切、起效迅速、肌松充分等,故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头痛、头晕、恶心等并发症,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
中医学认为腰穿及手术后导致气血失常是头痛、头晕的始动因素,气血逆乱、脉络失和为病机关键。气机失和,上逆或下滞不通,“不通则痛”气血失和,更有血运失常,组织失于充养,“不荣则痛”更有正虚邪入,所谓“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其可单独致病,又可挟诸邪发病正虚邪犯发而为病。中医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方严谨,配伍科学,疗效显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并且制备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腰麻后头痛头晕的中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治疗腰麻后头痛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药物组成:生地10-12份,川芎6-8份,葛根4-6份,羌活10-12份,黄芩5-7份,僵蚕10-12份,蔓荆子8-12份,钩藤8-12份,甘草4-6份。
本发明最优选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生地11份,川芎7份,葛根5份,羌活11份,黄芩6份,僵蚕11份,蔓荆子10份,钩藤10份,甘草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制剂。
上述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上述口服制剂为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5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压片包衣即可。
上述口服制剂为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50℃低温干燥,粉碎成中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可。
上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适量糊精和蔗糖制软材,制成湿颗粒过20目筛,干燥,整粒,再次过筛,装袋包装即得。
本发明相对与现有技术,有如下明显优势:
首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方主要是依据腰麻后头痛头晕的病机特点研制而成,方中生地,葛根,蔓荆子,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清利头目;川芎,羌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黄芩,僵蚕,清热解毒,祛风定惊,祛湿散结;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对腰麻后头痛头晕有极强的针对性疗效。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确切,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本发明中药制剂采用先进提取设备和工艺,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可制成方便口服或携带的中药制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功能及功能主治: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未经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6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车载酒精量检测自动显示装置
- 下一篇:拖挂式房车游艇支架翻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