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养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34217.5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豪;黄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建豪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22/00;A01K5/01;A01K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2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养羊方法,包括:A、整地和施基肥;B、品种的选择和处理;C、种植:于3‑5月份进行种植;D、田间管理:a、查苗补苗,种植15‑20天后,及时查苗补苗;b、中耕除草后追肥,苗高30‑40cm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每公顷施尿素225kg、钙镁磷肥180kg和氯化钾75kg;c、水分管理,干旱时施水,雨天排水,保持土壤持水量为70‑80%;d、病虫防治。本发明通过合理种植和刈割牧草,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新型食槽,能节约牧草,防止供不应求后过度放牧而使水土流失,本发明有利于羊的生长和环境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养羊方法。
背景技术
石漠化已经成为我国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过垦、过樵、过牧和不合理开发建设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石漠化,岩溶石漠化造成区域性人地矛盾加剧,生态系统结构性元素丧失、功能异常,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濒临灭绝等,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扶绥县是典型的岩溶地区,目前,石漠化还有不断扩展的趋势,所以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趋势成为我县当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由于牧草具有保水固土、快速而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的特性,以及牛羊等草食畜禽高效、节能、健康、稳定的生产特点,所以生态养羊业成为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显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在养羊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刈割牧草、牧草缺乏合理管理和饲养过程中牧草浪费严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养羊的方法,通过合理种植和刈割牧草,防止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也能给羊提供充足的饲料。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食槽,根据羊的生理特性,在第一料槽中放置牧草供小羊食用,在第二料槽中放置牧草供大羊食用,在水槽中放置水共同使用,通过合理的分配,能防止羊在抢食过程中被踩伤,使羊在进食时不用挤在一起,因为是上下结构,节约了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养羊方法,包括:
A、整地和施基肥:进行带状整地,带面开行行距为50cm,每公顷在行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750kg后,轻耙表土,使土、肥混合;
B、品种的选择和处理:选取桂牧1号杂交象草作为种苗,撕去种苗的种茎上包裹腋芽的叶片,用刀呈45°斜砍种茎,得到2-3节一段,每段含1-2个腋芽的种节,在种节的切口处沾上草木灰或用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水浸泡30min;
C、种植:于3-5月份进行种植,按株距为15cm挖种植坑,将种节平放于种植坑内,之后覆盖2-3cm的回填土,使回填土高出种植坑1-2cm后,用脚轻踩压实;
D、田间管理:
a、查苗补苗,种植15-20天后,及时查苗补苗;
b、中耕除草后追肥,苗高30-40cm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每公顷施尿素225kg、钙镁磷肥180kg和氯化钾75kg;
c、水分管理,干旱时施水,雨天排水,保持土壤持水量为70-80%;
d、病虫防治,炭疽病发生后,用质量分数为5%的多菌灵或波尔多液200-24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白粉病发生后,喷施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生态养羊方法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建豪,未经邓建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载波电能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相电子式多功能表的全失压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