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膜式液体调压阀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25055.9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太孝;王进武;罗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2008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液体 调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压力调节装置,尤其涉及液压机械传动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液压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
常规的调压阀大多采用通过膜片或活塞结构并通过调节进液口的开口大小来调节管路系统压力。采用膜片结构时,膜片承受的压力有限;采用活塞结构时,
调节精度低。如专利号CN201320384917(公告日:2013.12.25)一种液体调压阀、专利号CN201420736461.0(公告日:2015.04.22)导杆式液体压力调节装置,都是采用活塞结构来调节水流压力的。由于常规调压阀阀体上不设置主阀腔和平衡腔,易引起压力分布不均,调节时压力波动大,且安装、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隔膜式液体调压阀,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隔膜式液体调压阀,主要由阀体、阀盖、阀芯、阀座、隔膜、隔膜垫圈、隔膜压板、阀弹簧及调节杆组成。所述阀体内设有主阀腔和平衡腔,阀体上开设进液口、出液口,主阀腔、平衡腔、进液口、出液口是可相通的,阀盖位于平衡腔的上方,其顶部有通孔,隔膜由隔膜压板安装螺钉固定在阀盖与平衡腔之间,可保证在调压时压力平稳,无波动;隔膜上设有环状弧形凹槽,可使隔膜在液体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时而不受其拉伸力的影响,隔膜由橡胶材料氟橡胶或氯丁橡胶制成。阀芯上端穿过隔膜及隔膜垫圈,并由固定螺母与之紧固连接;阀弹簧压在隔膜垫圈之上;调节杆一端旋合于阀盖内与阀弹簧接触,通过调整旋合长度来调节弹簧的压缩力度,从而达到调整调压阀入口端压力之目的。所述阀芯贯穿于主阀腔和平衡腔,阀芯外臂贴于主阀腔内壁,阀芯上设有导流孔,其中心导流孔与侧面导流孔呈90度布置且相互连通,以减少液体对隔膜的冲击,导流孔使进液口与平衡腔相通,阀芯外圆和与之相配的主阀腔内孔壁面之间具有密封作用。阀芯下端安装有阀座,阀座为环锥形,其材料为橡胶材料,尤其是氟橡胶为好,阀座与主阀腔连接进液口后端的孔口之间采用线密封,密封可靠;隔膜将平衡腔内液体与阀弹簧及调节杆隔开,调节时压力平稳、精度高,且更换或拆卸弹簧不会引起液体泄漏。阀芯在主阀腔内沿轴向方向直线移动,并带动所述隔膜作直线移动,因而阀芯不但具有活塞结构位移大的优点,还具有膜片结构精度高的优点。在工作过程中,阀芯能保证位移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调压精确性和调压灵敏性。进液口与平衡腔通过阀芯的导流孔相通。当液体从进液口进入后,一部分液体首先进入平衡腔内,隔膜在液体压力作用下使阀芯产生向上的位移趋势,同时另一部分液体对阀座和阀芯产生一定的压力,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阀座与进液口产生一定间隙,使液体通过主阀腔流向出液口,从而使液体流通调压阀。
隔膜式液体调压阀主要是通过调节弹簧的弹力来工作的。液体从阀体的进液口进入后,一部分液体从阀芯的导流孔进入平衡腔,起到平衡压力的作用,另一部分液体被阀座封堵,于是液体对阀芯及阀座产生向上的压力。当该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弹簧被压缩,液体顶开阀芯及阀座后,进液口和主阀腔、出液口形成通路,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当该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阀芯及阀座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封堵住液体进入主阀腔流向出液口。调节弹簧的弹力来调节阀芯与阀痤的松动,达调节液体进出流量的目的。
本发明隔膜式液体调压阀的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主阀腔和平衡腔,隔膜将平衡腔内液体与阀弹簧、调节杆隔开,调节时压力平稳、精度高、波动小,加之隔膜上设有环状弧形凹槽,可使隔膜在液体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时而不受其拉伸力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燃油、液压等各种流体介质管路系统的压力调节和稳定,适用于液体回流管路系统、液压回流管路系统;阀座与进液口主阀腔孔口之间采用线密封,密封可靠,安全;同时设计合理,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5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