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线工具及放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3525.8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3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飞;王海平;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陈英俊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 工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的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线工具及放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一些类似于车库柱墩、桥梁柱墩一类的构件,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开挖的基础坑槽的尺寸完全一样,数量很多,每一个基础坑槽的定位都需要用到两横两纵四根线来确定这个坑槽的四个边,之后由工人在这确定好的四个边上手工洒上白灰,从而利于后续的开挖坑槽的操作。此外,由于坑槽是斗形(上大下小)的,因此在开挖坑槽时还需要确定里口线和外口线两者,里口线的边长小于外口线的边长,即,要确定两个矩形的共八条边的位置,这进一步加大了放线的步骤。
这样的放线程序较为繁琐,放线进度缓慢,会制约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放线工具及放线方法。
具体地,一种放线工具,包括:矩形放线盒,在其每条边上均具有筛网,且其每条边均是双层的边;两根对拉螺杆,两根对拉螺杆分别固定在矩形放线盒的相对两边的中心处,由此两根对拉螺杆在矩形放线盒的中心点形成交叉;白灰,被置于筛网上方,在矩形放线盒受到震动时白灰从矩形放线盒中自由下落;定位通线,所述定位通线贯穿矩形放线盒且沿着要挖的坑槽的线路延伸,矩形放线盒沿着定位通线前后移动。
在另一方面,放线工具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把手,所述把手位于矩形放线盒的一个或多个边上。
在另一方面,放线工具还包括:矩形放线盒包括结构相同的且同中心的外侧放线盒和内侧放线盒两者,用于同时放出坑槽的里口线和外口线。
在另一方面,放线工具还包括:所述定位通线有一根,沿着两根对拉螺杆之一的方向进行延伸。
在另一方面,放线工具还包括:所述定位通线有两根,分别沿着两根对拉螺杆的方向进行延伸。
在另一方面,放线工具还包括:所述定位通线上标记有多个要挖的坑槽的中心点的位置。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放线方法,利用上述的放线工具,进行如下步骤:将矩形放线盒移动到一个坑槽位置,震动矩形放线盒,使其中的白灰自由落下,将矩形放线盒沿着定位通线移动到下一个坑槽位置。
本申请的放线工具节约了放线的步骤,提高了放线进度,加快了放线效率,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放线工艺存在着显著的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A是本申请的放线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B是对应于图1A的沿A-A线的放线工具的侧视图。
图1C是对应于图1A的沿A-A线的放线工具的剖视图。
图2A是本申请的放线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B是对应于图2A的沿B-B线的放线工具的侧视图。
图2C是对应于图2A的沿B-B线的放线工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某些示范实施例进行描述,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对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的放线工具和放线方法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图1A是本申请的放线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本发明的放线工具包括:矩形放线盒,在其每条边1上均具有筛网2;两根对拉螺杆3,两根对拉螺杆3分别固定在矩形放线盒的相对两边的中心处,由此两根对拉螺杆3在矩形放线盒的中心点形成交叉;白灰,被置于筛网上方,在矩形放线盒受到震动时白灰从矩形放线盒中自由下落;定位通线,所述定位通线贯穿矩形放线盒且沿着要挖的坑槽的线路延伸,矩形放线盒沿着定位通线前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