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癌靶向肽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2717.7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芳;高先军;赵静雯;荆韧威;左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07K7/08;A61K47/64;A61K9/127;A61K51/08;A61P35/00;A61K103/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郑聪 |
| 地址: | 300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肝癌 靶向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能与肿瘤特异性结合的靶向多肽,特别是能特异性结合于肝癌组织的靶向肽及其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肝癌靶向肽优选HCC‑47,其氨基酸序列为:SQDIRTWNGTRS;其特异性结合于肝癌组织,而与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肾癌细胞CRL‑1932以及肺癌细胞A549无特异性结合。该多肽是利用噬菌体展示文库及活体切片技术相结合,通过体外生物淘选而获得;可应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分子影像学制剂中;也可应用于肝癌治疗药物的靶向修饰及制剂;还可应用于对药物运输载体进行的靶向修饰,为肝癌患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多肽,特别是能特异性结合于肝癌组织的靶向肽及其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居第三位。在所有的治疗措施中,手术治疗仍然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首选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肝癌术后10年生存率已经提高了近6倍,但是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传统的化疗药物在肝细胞癌的疗效十分有限且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肝癌治疗药物的靶向运输对于化疗药物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化疗药物的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或是癌症组织微环境发展出来的治疗方法,其发展是近年来癌症治疗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具有效率高、专一性强、副作用低的优势。利用噬菌体文库展示技术可以筛选到肝癌组织靶向性短肽,通过和化疗药物的偶联,达到提高靶向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等作用。
目前公开的关于肝癌靶向肽技术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肝癌细胞,如中央研究院的专利CN101918433B公开的是特异性结合HCC细胞的肽;陕西师范大学的专利CN201110451767.2公开的是特异性结合肝癌HepG2细胞系的多肽;也有一些是针对肝癌肿瘤血管的靶向多肽,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专利CN1224630C中公开了采用噬菌体随机肽库体内展示技术及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在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上筛选能与肝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的靶向多肽;在实际的靶向肽筛选过程中,有的是体外合成受体细胞或者利用模型鼠体内肿瘤进行肝癌靶向肽的筛选,并不能有效模拟肝癌患者体内的肿瘤生长环境,与临床应用的差别会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肝癌的靶向性治疗提供更多高效、特异的肝癌组织靶向肽,为肝癌患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编码特异于肿瘤组织的多肽,并且所述多核苷酸包含选自SEQ ID NO:1或SEQ ID NO:3或SEQ ID NO:5或SEQ ID NO:7或SEQ IDNO:9或SEQ ID NO:11或SEQ ID NO:13或SEQ ID NO:15或SEQ ID NO:17或SEQ ID NO:19或SEQ ID NO:21或SEQ ID NO:23或SEQ ID NO:25或SEQ ID NO:27或SEQ ID NO:29或SEQ IDNO:31或SEQ ID NO:33或SEQ ID NO:35或SEQ ID NO:37或与上述任一序列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序列,再优选为至少具有90%相同性,更优选为至少具有95%、96%、97%、98%、99%的相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