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控式气体减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4365.0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廉;郑丽;赖林;徐万武;王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27/02;F16K31/126;F16K47/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控式 气体 减压器 | ||
1.一种气控式减压器,包括输入腔(21)、输出腔(22)、阻尼腔(23)、控制腔(24)、节流组件、传感组件、隔离盘(8);所述传感组件用于感知减压器调压信号和工作参数后传送至节流组件,并隔离阻尼腔(23)和控制腔(24);其特征在于:该减压器还包括上阀体(2)、中阀体(7)和下阀体(14);
所述控制腔(24)用于充填控制气,阻尼腔(23)用于充填减压后的输出气体;
所述节流组件用于高压气体的减压和稳压并隔离输入腔(21)和输出腔(22);
所述输入腔(21)是一个由上阀体(2)、位于腔底面的中阀体(7)和位于腔中央的节流组件围成的环形容腔;输入腔(21)纵向截面为M形,中心部位上部设有柱形型腔,底部与开设在中阀体(7)顶面的凹腔共同围设形成盘状型腔;盘状型腔与柱形型腔连通共同形成凸型腔用于安装节流组件;
所述输出腔(22)是一个由中阀体(7)、位于腔底面的隔离盘(8)和位于腔上底的节流组件围成的环形容腔;
所述阻尼腔(23)和控制腔(24)由中阀体(7)、下阀体(14)和隔离盘(8)围绕而成;
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复位弹簧(3)、阀瓣(4)、阀座(5);阀座(5)是一个中空的“凸”形环状腔,阀座内表面(51)表面粗糙度达到0.4~0.8级,腔内有第一密封凸台(53),第一密封凸台(53)表面粗糙度达到0.1级,阀座侧面设计有气体流通的阀座孔(32);阀瓣(4)是一个圆杯形腔体,阀瓣外表面(41)被分割为多个区域,以减小运动时的摩擦面积,阀瓣外表面(41)表面粗糙度达到0.4~0.8级,阀瓣下底面(45)上设计第二密封凸台(42),第二密封凸台(42)表面粗糙度达到0.1级,腔中有定位柱(44)和定位坑(43)用于安装复位弹簧(3);下底面(45)与传感组件接触,以启动或者关闭阀瓣(4),阀瓣(4)上均布阀瓣孔(37)以快速实现阀瓣(4)内外压力平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控式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2)为中部开孔的圆柱体,内部加工了“M”型截面的环形腔,与侧面加工的进气口(31)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控式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阀体(7)为内部加工了“凸”型截面的环形腔的圆柱体,与侧面出气口(33)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控式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14)是内部加工浅“凹”型圆柱腔的旋转体,中央加工一个圆形定位孔,侧壁加工控制气口(35)和安全阀口(3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控式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盘(8)为中部开孔的“凸”形旋转体,通过底板边缘与中阀体(7)焊为一体,将中阀体(7)的“凸”型截面的环形腔分隔为上“凸”型腔和下薄圆柱腔两部分;隔离盘(8)底板上加工阻尼孔(34),实现输出腔(22)与阻尼腔(23)之间气体的交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控式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组件包括顶杆(6)、上稳定弹簧(9)、膜片(10)、两个夹持盘(11)、下稳定弹簧(12)、定位杆(13);膜片(10)是边缘处比中部厚的薄圆片,将阻尼腔(23)和控制腔(24)隔离形成上、下两个相邻的扁平形圆柱容腔,且上下两面分别安装薄圆饼形的旋转体夹持盘(11);顶杆(6)为一端锥球形、另一端球形的长圆柱杆,锥球形端与阀瓣(4)底面接触,球形端与夹持盘(11)的中央圆形定位孔匹配;定位杆(13)是一端球形、一端是平面的短圆柱杆,球形端与夹持盘(11)的定位孔相适应,平面端位于下阀体(14)的圆形定位孔中,顶杆(6)通过隔离盘(8)的中心导向孔与隔离盘(8)同轴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3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