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术后诱发性胃轻瘫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14046.X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翔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0;A61K3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术后 诱发 性胃轻瘫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术后诱发性胃轻瘫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轻瘫综合征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胞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呕吐、体重减轻等,又称胃麻痹、胃无力等。胃轻瘫综合征不仅发生在胃手术后,还可见于其他腹部手术后。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又称特发性胃轻瘫,多发于年轻女性。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可将胃轻瘫分为急性、慢性两种。临床上慢性多见,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常达数月甚至10余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术后诱发性胃轻瘫的中药组合物,比西药能更好改善术后胃轻瘫患者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间断或长期服用,特别适用于不耐受胃肠促进动力药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术后诱发性胃轻瘫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枳实10-30g、芡实8-20g、竹茹5-16g,栀子10-20g,旋复花8-20g、神曲6-18g、野苜蓿5-16g、三白草8-15g、五香草10-30g、莱菔子5-16g、山大黄6-18g、高良姜8-20g、山楂10-20g、玄参10-30g,川芎10-20g、鸡骨草5-16g、紫河车6-18g、黄精8-20g、翼首草10-16g、陈皮10-20g、甘草8-15g。
进一步,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枳实20-28g、芡实15-18g、竹茹8-15g,栀子12-20g,旋复花10-16g、神曲8-15g、野苜蓿5-14g、三白草8-15g、五香草10-30g、莱菔子5-16g、山大黄10-18g、高良姜10-20g、山楂15-20g、玄参15-26g,川芎15-20g、鸡骨草5-16g、紫河车11-18g、黄精10-15g、翼首草10-16g、陈皮10-20g、甘草8-15g。
进一步,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枳实25g、芡实16g、竹茹10g,栀子13g,旋复花12g、神曲10g、野苜蓿6g、三白草10g、五香草15g、莱菔子8g、山大黄12g、高良姜15g、山楂16g、玄参18g,川芎16g、鸡骨草8g、紫河车15g、黄精12g、翼首草12g、陈皮15g、甘草15g。
所述中药药物制备成片剂和胶囊剂。
进一步,当制备成片剂时,包括:
第一步,按重量称取其余各原料药组分,切成碎块,混合在一起,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质量是该步获得的混合物的8~10倍,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2小时,第二次加水质量是该步获得的混合物的6~8倍,第二次煎煮时间为0.5~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细粉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清膏中,干燥、粉碎成粉末,随后加入50~200g的淀粉,用醇浓度为50~80%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粉末和淀粉质量之和的3~5%的羧甲基淀粉钠、0.5~1.5%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即得。
进一步,当制备成胶囊剂时,包括,
第一步,按重量称取其余各原料药组分,切成碎块,混合在一起,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质量是该步获得的混合物的8~10倍,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2小时,第二次加水质量是该步获得的混合物的6~8倍,第二次煎煮时间为0.5~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细粉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清膏中,干燥、粉碎成粉粉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0.3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中各配方的药性如下:
竹茹:微寒,味甘。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旋复花:咸,温。入肺、肝、胃经。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翔,未经张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腹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寒祛湿中药的制备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