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靠水平井三维可视化地层对比的构造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8165.4 | 申请日: | 201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欧成华;徐园;李朝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靠 水平 三维 可视化 地层 对比 构造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靠水平井三维可视化地层对比的构造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构造建模是油气开发过程中需要首先开展的主要工作之一,有了构造模型,油气开发实施的对象油气藏就有了清晰的由层面和断层限定的空域范围,正是在这个空域限定的范围去实现油气藏各种属性特征的表征和展示,油气开发的各项工作才能科学合理地逐步开展。由此可见,构造建模是油气开发能否正常实施的前提。传统的构造建模是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和直井(斜井)地层对比成果进行的。
随着石油工业的深入发展,海上油气、致密油气逐渐成为石油工业主要的油气资源,这类油气资源采用直井或小斜度井开发的油气采收率一般都较低,难以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井技术是近年来石油工业应用范围较广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水平井井眼在目的层中穿行,大幅度增加了流体的渗流面积,提高了单井油气产量,同时这种技术与平台结合,能大量节约油气生产装备的地表占用面积,形成“工厂化、集约化”的油气生产模式,因此,平台加水平井的生产模式在海上油气开发、陆上致密油气(特别是页岩气)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依靠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和水平井地层对比成果建立构造模型随之成为石油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项难题。
油气构造建模通常是依靠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和测井资料地层对比成果来完成的。这两者的结合源于测井资料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而横向分辨率因依赖于井间距离常常较低,无法识别井间发育的小型断层和突变的地层界面,地震资料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而纵向分辨率限于声波波长周期难以识别小层界面。通过将地震和测井各自的优势有机结合能实现精细小层构造建模。
依靠地震解释获得油(气)层组的顶(底)面构造图,然后依靠测井资料开展多井对比获得油(气)层组的顶(底)面和油(气)层组内各小层的层面标高数据,最后利用地震解释构造作为趋势约束,利用测井解释层面标高建立形成油(气)藏及其内部各小层的精细构造模型,这是现在常用的构造建模技术方案;其中的关键是依靠测井资料开展多井对比,而这些井要么是直井,要么是将小斜度井校正成直井后与直井一起通过井间对比获得准确的各级层面标高数据,对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资料,常常放弃不用。
现有构造建模技术方案中,测井解释层面标高数据是油(气)藏构造建模的基础,标高数据越准确,建立的构造模型就越可靠。对于直井或者一般斜井来说,依靠多井对比和井斜校正能获得准确的层面标高数据;但对于大斜度井甚至是水平井来说,一方面井斜校正的误差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大斜度井的大斜度段或水平井的水平段在目标层中穿行,在较大的距离内没有钻遇目标层界面,无法通过井资料获得层面标高数据,因而大斜度井或是水平井资料在现有构造建模技术方案中常常不用或者是仅用作参考。这对于仅有少量大斜度井或水平井的油气藏来说,建立构造模型不是问题,但对于以大斜度井或是水平井为主要井型开采方式的油气藏,如何有效利用大斜度井或是水平井开展多井对比获得准确的层面标高数据,从而建立可靠的构造模型就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水平井三维可视化地层对比的构造建模方法,解决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的油气藏构造建模小层界面数据稀少,难以建立获得准确、可靠、精细构造模型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靠水平井三维可视化地层对比的构造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三维可视化软件中导入井头与井轨迹、测井逐点数据、断层数据和层面数据;
步骤2,结合直井测井逐点数据,依靠常规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区域地层纵横分布模式;
步骤3,利用直井段测井数据,获得地层层组内部各小层的分布特征和识别标志,从而形成小层直井段测井识别模式;
步骤4,在考虑小层测井响应特征和视厚度适当变化的基础上建立小层斜井段测井识别模式;
步骤5,建立小层水平段测井识别模式,建立的时候需要着重分清井轨迹穿越小层顶、底面的次序;
步骤6,利用输入到三维可视化软件中的井头与井轨迹数据,投影到平面上即可编制获得井轨迹平面分布图,通过井轨迹平面分布图分析井轨迹排列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副干酪乳杆菌菌株的生物保护
- 下一篇:黑色矩阵用炭黑分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