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8029.5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国;孙树玲;相瑞静;刘科攀;王云然;张敏;夏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C07D457/06;A61K31/48;A61K47/12;A61P15/04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李国聪 |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来 麦角 注射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该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中含有等渗调节剂、缓冲剂、抗氧剂、金属离子络合剂、止痛剂等。由于使用稳定性很高的马来酸甲麦角新碱,加之精心筛选、反复验证的处方配比,使得本发明所述的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的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制备方法简单,可采用常规制备方法生产,无需特殊设备,具有容易产业化、生产效率高、无菌保证好、不良反应少、质量可控、稳定性极佳等显著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总分娩数的2%-3%,通过积极治疗,其中90%的产妇可以避免死亡。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很重要的措施。目前,除用机械性和物理方法刺激子宫收缩,治疗产后出血外,药物治疗是很重要的。药物治疗主要有缩宫素、麦角制剂及前列腺素衍生物等。
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是麦角新碱的半合成衍生物,为一种强有力的子宫收缩剂,对子宫平滑肌有高度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作用强而持久。其作用的强弱与子宫生理状态和用药剂量有关。妊娠子宫对本品较未孕子宫敏感,对临产或产后子宫更为敏感。它与缩宫素作用的不同点主要是,不仅对子宫底而且对子宫颈部也有很强的收缩作用,剂量稍大即产生强直性收缩,故不适于催产和引产;但由于子宫肌强直性收缩,机械压迫肌纤维中的血管,而达到阻止出血。本品起效迅速,静脉给药立即起效,肌肉注射给药起效时间2~5分钟,口服给药起效时间5~10分钟。
马来酸甲麦角新碱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麦角制剂目前国内使用主要为麦角新碱,它对子宫有高度选择性兴奋作用,作用强大而持久,剂量稍大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对子宫体或子宫颈的兴奋作用均强,不宜用于催产和引产。麦角新碱可使子宫长时间呈强直性收缩,机械地压迫肌层间的血管,并可促进破裂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主要用于产后出血,包括刮宫出血、月经过多等以及产后子宫复原。麦角新碱注射后可引起呕吐、升压等副作用。
基于麦角新碱诸多不良反应,马来酸甲麦角新碱在产科临床上迅速取代了麦角胺和麦角毒碱,并作为子宫收缩药的一种选择,它的优点是,作用更快。令人不愉快的副反应少,尤其是末端坏疽。作为麦角新碱的替代品,甲麦角新碱具有其相当的疗效且作用更强、副反应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质量及稳定性显著提高的马来酸甲麦角新碱小容量注射液,进一步的提供该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包括主药与非功能性辅料,其特征在于,每1000mL注射液中含有马来酸甲麦角新碱0.1-0.2g、等渗调节剂7-60g,缓冲剂0.1-5g、抗氧剂0.1-0.5g、金属离子络合剂0.1-0.5g、局部止痛剂0.5-30g。
上述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所述马来酸甲麦角新碱用Cu-Ka辐射,使用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在9.459°、10.861°、15.219°、17.820°、18.740°、20.920°、21.159°、21.801°、23.680°、27.079°、28.538°有特征峰。
上述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所述马来酸甲麦角新碱TG-DSC图谱显示在197.7℃有一个尖锐放热峰,并伴有失重现象,系其分解峰;在150℃以下没有失重,表明分子中无结晶水或结晶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