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1516.9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平;孙锋峰;大卫·迈克尔·塞勒;王燕;袁海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3/12;B60B19/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通风孔 车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轮毂一般采用对称结构的辐条构成对称的轮辐结构,辐条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轮辐的同一径向平面内,这种对称结构的轮辐使得车轮在受载情况下应力较大,车轮轮辐结构存在用料较厚,重量较大,整车燃油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同时,这种轮辐的风孔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平行,因此车轮转动时风孔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公开日 2013年10月30日,公告号为CN20325488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通风孔轮毂,包括轮辋,所述的轮辋内部设置有轮辐,轮辐包括与轮辋内表面固定贴合的固定环面、位于轴心处的轮辐安装面和若干个辐条,轮辐安装面与固定环面之间通过辐条相连,所述的辐条均匀围绕轮辐安装面排列,相邻两个轮辐之间设置有大通风孔,所述的固定环面和轮辐安装面与辐条一体相连,所述的轮辐安装面上设置有连接孔。该轮毂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强轮毂的结构强度、提高轮毂散热性和通风性等有益效果。但该结构采用传统的对称布置,轮辐在受载情况下的应力较大,因此轮辐在可接受的疲劳寿命下用料较厚,重量较大,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较差;同时,由于轮辐的风孔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平行,散热效果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轮轮辐结构存在用料较厚,重量较大,散热及整车燃油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料少、散热效果好、整车燃油经济性好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所述风孔设置在车轮的轮辐上,轮辐的中央设有车轴固定盘,车轴固定盘上设有螺栓孔,车轮的外周设有垂直于轮辐径向平面的轮辋固定环,车轮固定盘与轮辋固定环之间通过五根径向设置的辐条连接,所述辐条由与车轮固定盘连接的上段辐条、中段辐条及与轮辋固定环连接的下段辐条依次连接构成,上段辐条与下段辐条均呈弧形,辐条整体在轮辐的径向上呈开口向内的拱形结构,相邻两根辐条及轮辋固定环之间设有缺口,拱形结构的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即拱形下方的拱孔部分)形成风孔,至少两根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整体呈倾斜设置,辐条内侧的风孔其中心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度,辐条的两侧边缘向外翻折构成加强耳,所述的加强耳的外侧边为扁平的长条状结构,五条辐条上共有10条加强耳,至少3条加强耳的外侧边在轮辐的轴向上错位设置(即加强耳外侧边不在轮辐的同一径向面上)。
本发明通过在辐条两侧设置翻折结构的加强耳,可以提高辐条的结构强度;同时对部分辐条沿轮辐的切向进行整体倾斜设置,使辐条拱形结构下方的风孔呈倾斜状态,这样可以增强风孔的通风性能,提高散热效果。同时整体倾斜设置的辐条可以将支撑在车轴固定盘和轮辋固定环之间的支撑力适度分散,有利于提高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即在同等强度下,可以减轻轮辐的重量,达到车轮轻量化的目的。此外,将辐条两侧的加强耳进行错位布置有利于提高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在同等强度下,可以减轻轮辐的重量,达到车轮轻量化的目的。上述结构改进虽然在轮辐的固有频率和模态特征上的变化量较小,但是这种非对称的轮辐结构大大降低了轮辐受载情况下的应力,进而使轮辐的疲劳寿命在同等厚度的材料下增加,或者可以使用更少的材料而获得可接受的疲劳寿命;换句话说,实现了车轮的车轮轻量化。本发明通过结构改进增加轮辐强度进而使整车的重量减轻以改善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轮轮辐结构存在用料较厚,重量较大,散热性能与整车燃油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所述辐条中的一根辐条为基准辐条,其辐条内侧的风孔中心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与基准辐条相邻的两根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整体向外呈同向倾斜设置(即该辐条的其中一侧边相对于基准辐条向外凸出),辐条内侧的风孔其中心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6度;另外两根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整体向内呈同向倾斜设置(即该辐条的其中一侧边相对于基准辐条向内凹进),辐条内侧的风孔其中心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6度。这里的同向倾斜是指当轮辐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处于相同位置的辐条其整体倾斜方向指向同一侧。辐条沿轮辐的切向进行倾斜设置,可以使辐条支撑在轮辋固定环上的支撑力分散开来,有利于提高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FEA模拟结果显示本方案的最大应力下降2%-3%,即在同等强度下,可以减轻轮辐的重量,达到车轮轻量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