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1516.9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平;孙锋峰;大卫·迈克尔·塞勒;王燕;袁海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3/12;B60B19/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通风孔 车轮 结构 | ||
1.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所述风孔设置在车轮的轮辐上,轮辐的中央设有车轴固定盘(1),车轴固定盘上设有螺栓孔(2),车轮的外周设有垂直于轮辐径向平面的轮辋固定环(3),车轮固定盘与轮辋固定环之间通过五根径向设置的辐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辐条由与车轮固定盘连接的上段辐条(4)、中段辐条(5)及与轮辋固定环连接的下段辐条(6)依次连接构成,上段辐条与下段辐条均呈弧形,辐条整体在轮辐的径向上呈开口向内的拱形结构,相邻两根辐条及轮辋固定环之间设有缺口(7),拱形结构的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形成风孔(8),至少两根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整体呈倾斜设置,辐条内侧的风孔其中心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度,辐条的两侧边缘向外翻折构成加强耳(9),所述的加强耳的外侧边(10)为扁平的长条状结构,五条辐条上共有10条加强耳,至少3条加强耳的外侧边在轮辐的轴向上错位设置;五根辐条在轮辐的切向上整体向外呈同向倾斜设置,辐条内侧的风孔其中心轴线与轮辐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度、4度、5度、6度及7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其特征是,5条加强耳在轮辐的轴向上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加强耳外侧边与基准加强耳外侧边在轮辐的轴向上错位2-3毫米,加强耳的错位方向与五根辐条的整体倾斜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其特征是,辐条一侧的加强耳其外侧边宽度大于辐条另一侧加强耳的外侧边宽度,加强耳的外侧边宽度比为1比0.4至1比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其特征是,内段辐条靠近车轴固定盘的一端其两侧边缘的加强耳与相邻内段辐条上的加强耳相互连接构成过渡斜面(11),所述的过渡斜面为五个,至少两个过渡斜面在轮辐的切向上呈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过渡斜面与轮辐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6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其特征是,一个过渡斜面正置,其余四个过渡斜面在轮辐的切向上呈倾斜设置,两个过渡斜面与轮辐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且向外倾斜,两个过渡斜面与轮辐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且向内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缺口整体呈三角形,靠近轮辋的缺口角部设有圆弧形过渡边(12),所述圆弧形过渡边的中心点在轮辐的径向上错位设置,同一缺口上相对的两个圆弧形过渡边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其特征是,轮辐为等壁厚结构,车轴固定盘、辐条及轮辋固定环为钢质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5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