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单体建筑的一体化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0600.9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1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陈丽媛;吕伟华;李依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单体 建筑 一体化 蒸发 冷却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单体建筑的一体化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极端天气增多,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时常存在,处于高温天气下常常令人们感觉酷暑难当,这就使空调系统成为人们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品。
在炎热的夏季,当一直运行着的空调系统突然停止运行后,由于室外温度依旧很高,热量会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增加室内的热负荷,这就使得空调系统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这样会导致另一个严重的问题—耗电量增加,制冷成本增大。
另外,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建筑物内使用的空调系统都是分体式且占地面积比较大,并没有与建筑物良好的结合,这就导致建筑物用空调系统在安装使用时会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使建筑物的有效建筑面积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单体建筑的一体化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在停止运行后,不会增加室内的热负荷,且耗电量低、占地面积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单体建筑的一体化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包括有设置于建筑物屋顶上的蒸发冷却装置和太阳能光伏板、设置于建筑物窗框内的太阳能百叶窗以及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的排风口;蒸发冷却装置分别通过导线与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百叶窗连接;蒸发冷却装置还与模块化水幕外墙系统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蒸发冷却装置,包括有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各设置一个新风进风口,装置壳体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二次进风口、送风口;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间接-直接复合式蒸发冷却单元,间接-直接复合式蒸发冷却单元通过水管组与模块化水幕外墙系统连接;间接-直接复合式蒸发冷却单元上方设置有直流风机b,直流风机b对应的装置壳体顶壁上设置有二次排风口,间接-直接复合式蒸发冷却单元与送风口之间设置有直流风机a,送风口通过送风通道与建筑物内设置的送风单元连接。
二次排风口至少设置一个;二次排风口能面向太阳能光伏板送风;直流风机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导流板;送风单元采用送风孔板。
送风孔板由支撑板和多个均匀设置于支撑板上的送风孔组成,支撑板固定于建筑物内靠近屋顶处,通过送风孔能向建筑物内送风。
间接-直接复合式蒸发冷却单元,包括有两个填料,两个填料分别靠近两个新风进风口设置,两个填料之间设置有板翅式换热器;两个填料的上方设置有布水管a,布水管a通过进水管与模块化水幕外墙系统连接,布水管a上设置有两组喷淋单元,两组喷淋单元分别面向两个填料喷淋,每组喷淋单元均由多个喷嘴a组成;板翅式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有布水管b,布水管b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面向板翅式换热器喷淋的喷嘴b,布水管b与布水管a连接,布水管b设置有第七阀门;两个填料和板翅式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出水管与模块化水幕外墙系统连接,集水箱底部设置有电加热膜。
模块化水幕外墙系统由通过水管网连接的模块化水幕外墙、蓄冷水箱及热交换器组成。
模块化水幕外墙、蓄冷水箱及热交换器之间的水管网结构如下:
模块化水幕外墙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通过第二水管与蓄冷水箱连接,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均与进水管连接,第一水管还通过第三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通过第四水管与蓄冷水箱连接,蓄冷水箱通过第六水管与模块化水幕外墙的进水口连接,蓄冷水箱还与出水管连接。
模块化水幕外墙设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模块化水幕外墙由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多块水幕外墙组成。
水幕外墙,包括有主墙体,主墙体由两层玻璃层构成,主墙体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两层玻璃层之间形成夹水层,夹水层内设置有引流单元;引流单元主要由多块引流板构成,多块引流板自下而上呈往复折叠式依次连接,每块引流板末端均设置有漏水孔眼。
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水管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b和第二阀门;第三水管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a和第三阀门;第四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第六水管外接有第五水管,第五水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第六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和直流水泵a;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和直流水泵b;出水管上设置有直流水泵c和出水阀;蓄冷水箱埋设于地下,且蓄冷水箱外部设有保温层,热交换器设置于建筑物内,用于制备热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0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