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92827.3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根;周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9/24;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136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大棚 温度 湿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的生产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推广以机插为关键技术环节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水稻机插示范推广已有多年,但目前仍未普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机插秧育秧要求高,使得生产上未能培育出既适合插秧作业要求又满足高产农艺要求的标准壮秧成为了最大的技术障碍。
秧苗素质的好坏,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穗数、粒数和粒重起着重要作用,要培育健壮的水稻秧苗,使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育秧期的温度湿度控制尤为重要。但纵观各地多年来对水稻机插技术的专利研究,发现在育秧播种机械、播种量、播种时期以及本田的肥水运筹等方面的专利研究居多,但对于育秧期间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专利研究较少。
为此,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旨在培育出质量高、成型度好的水稻秧苗,对水稻的机械化种植和最终产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及其制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播种至出苗期,为确保出苗整齐,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0-32℃,同时向土壤中施用保温剂,超过35℃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蒸芽;
(2)在冬春季育苗时由于气温较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的方式增温,同时棚外盖稻草以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
(3)苗盘及空气湿度主要以喷水为主,同时对叶面喷洒保湿剂,保证覆盖土湿润,防止覆盖土顶盖,确保水稻出苗;
(4)出苗后要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并逐渐加大通风量,当温度低于10℃时,要缩短通风时间,以免秧苗被冻,发生生理障碍,影响生长;
(5)出苗后为了防止死苗,并促进扎根和立苗,应采取湿润与浅灌相结合,保证氧气的供应,促进分蘖发生,培育带蘖壮秧。
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所述的保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麦秸秆110-120、高岭土34-36、醋酸钙2-4、氯化铁1-3、发酵糠醛渣46-48、磷酸二氢钾7-9、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小麦秸秆置于日光下曝晒2-3天后粉碎并投入炭化窑中,升温至650-750℃炭化3-4小时,得生物炭粉,再与发酵糠醛渣混合均匀,加入8-10倍水后,与醋酸钙、磷酸二氢钾、氯化铁混合并升温至65-75℃,搅拌60-80分钟后烘干,再与高岭土混合投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在浅土层均匀撒播50-60kg即可。
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所述的保湿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羧甲基壳聚糖4-6、黄腐酸钾18-22、乳酸钙3-4、木醋液8-10、硫酸亚铁1-3、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乳酸钙与木醋液混合后加入8-10倍质量的水,升温至70-80℃,搅拌10-15分钟后加入硫酸亚铁,继续搅拌30-40分钟,待溶液降至50-60℃后加入黄腐酸钾和羧甲基壳聚糖,再次搅拌25-35分钟,完成后待溶液降至室温后保存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叶面喷施25-35kg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水稻幼苗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科学合理,所用技术手段适合于水稻幼苗的生长需求,保温剂中添加的大量有机腐殖质能够增加土壤对温度的缓冲能力,降低昼夜温差,保湿剂中添加的多种原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和保湿型,经叶面喷施后能在叶面生成膜面降低水分的散失,同时含有叶面极易吸收的螯合态养分,对促进幼苗的发育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并对增加水稻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播种至出苗期,为确保出苗整齐,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0℃,同时向土壤中施用保温剂,超过35℃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蒸芽;
(2)在冬春季育苗时由于气温较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的方式增温,同时棚外盖稻草以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
(3)苗盘及空气湿度主要以喷水为主,同时对叶面喷洒保湿剂,保证覆盖土湿润,防止覆盖土顶盖,确保水稻出苗;
(4)出苗后要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0℃,并逐渐加大通风量,当温度低于10℃时,要缩短通风时间,以免秧苗被冻,发生生理障碍,影响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2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火龙果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滤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