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P器件抗单粒子效应能力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84539.3 | 申请日: | 201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罗磊;魏志超;梅博;孙毅;于庆奎;张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琼 |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p 器件 粒子 效应 能力 评估 方法 | ||
1.一种SiP器件抗单粒子效应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对SiP进行开帽处理;
(2)获取SiP内部芯片信息,并确定SiP内部器件的抗辐射性能是否记录在辐射数据库中;所述的内部芯片包括功率MOSFET,双极运算放大器、静态存储器和微处理器;
(3)若辐射数据库中有相应SiP芯片的抗辐射性能数据,且所有SiP芯片均能达到抗单粒子指标要求,所述抗辐射指标要求如下:单粒子锁定LET阈值大于75MeV.cm2/mg,单粒子翻转阈值和单粒子功能中断阈值大于37MeV.cm2/mg,则认为整个SiP达到抗单粒子指标要求,并进入步骤(8);若某SiP内部芯片未能达到抗单粒子指标或者辐射数据库中没有某SiP芯片相应辐射性能试验数据则进入步骤(4);
(4)判断SiP器件中是否有处于叠层封装的芯片,若有则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6);
(5)判断处于叠层封装的上下相邻的芯片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入步骤(6),若相同则进入步骤(7);
(6)将叠层封装下方无法被辐射到的芯片,单独封装成器件;
(7)对步骤(6)中封装成器件的芯片以及步骤(5)中有层叠但是相同的芯片以及步骤(4)中无层叠的芯片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并判断是否满足抗辐射指标要求;
判断是否满足抗辐射指标要求的具体方式如下:
(7a)判断芯片单粒子锁定LET阈值是否大于75MeV.cm2/mg,若大于则进入步骤(7b),否则进入步骤(9);
(7b)判断芯片单粒子翻转阈值和单粒子功能中断阈值是否大于37MeV.cm2/mg,若大于则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8);
(8)对整个SiP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将所有芯片进行组装,以及对组装后的SiP进行了EDAC加固,然后对整个SiP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并判断整个SIP是否满足抗辐射指标要求;
(9)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P器件抗单粒子效应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单粒子效应实验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71)比较判断重离子试验束斑大小能否覆盖整个器件,若可以则直接对SiP器件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判断是否满足抗单粒子指标;若不能则进入步骤(72);
(72)试验束斑首先覆盖抗单粒子能力较低或没有试验数据的芯片,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然后将试验束斑覆盖到上次试验未被覆盖到的芯片,重复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iP器件抗单粒子效应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1)和(72)中进行单粒子效应试验的方法步骤如下:
(711)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对单独封装成器件的芯片进行强辐照,辐照强度逐渐增大,进行单粒子锁定实验采用的重离子为Bi,进行单粒子翻转实验采用的重离子为Ge;
(712)在进行单粒子效应期间,根据芯片实现的功能,对芯片发送多路相同指令信息,并根据芯片输出判断多路指令是否执行正确,芯片输出是否与芯片预期相同以及多路指令执行情况是否一致,用于判断发生单粒子锁定和单粒子翻转时,芯片工作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45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高压电力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片上电流测试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