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72325.4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胡杨;黄馨仪;徐旻;阚成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53/08;A01N43/90;C08G18/75;C08G18/67;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32;C08G18/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释 农药 纳米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和药物控释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药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产出,另一方面却由于高毒性、高残留等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传统的农药剂型存在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粉尘漂移、分散性差、药物流失率高等缺陷,随着人类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安全、高效、绿色的农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备受关注。
利用纳米材料和技术作为载体和支撑构建纳米载药系统,制备新型的水性缓控释纳米农药制剂,是克服传统农药剂型缺陷的有效途径。与传统农药剂型相比,缓控释纳米农药中农药有效成分释放慢,速度可控,且传递效率高、药效好,安全性高。
然而,目前非水溶性农药的缓控释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以非水溶性农药为农药活性成分,且体系稳定性好,分散性好,生物利用率高,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水性缓控释纳米农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类和仿生农药如氯氟氰菊酯类是典型的非水溶性农药,二者高效、广谱,适用作物广泛,目前二者的主要剂型为乳油,其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此外,前者光稳定性差,易受光照和土壤微生物作用加速氧化降解,造成药效损失,需要提高环境稳定性;后者极难溶于水,分散性很差,使用过程中药物流失率高,需要提高分散性和生物利用率。而应用纳米载药技术,将非水溶性农药制成以水为介质的缓控释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进一步,发明人意外发现,以聚氨酯作为载体材料有很多优点:(1)聚氨酯分子链结构分为硬段和软段,可能形成微区结构,有利于农药的负载;(2)聚氨酯的合成原料品种多,来源广,可以根据农药的特性对聚氨酯载体分子结构进行特殊设计,有利于药剂在叶片表面的粘附和沉积;(3)聚氨酯分子中的氨基甲酸酯键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氢键,有利于药物的缓控释。
因而,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包括:农药有效成分和载体,其中,所述农药有效成分为非水溶性农药,所述载体为聚氨酯。
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的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以非水溶性农药为农药活性成分,体系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缓释性突出,叶面沉积率高,农药活性长,药物流失率低,药效高,生物利用率高,且载体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毒性低,安全、高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非水溶性农药负载到聚氨酯内,制成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由此,能够有效地制备获得水性可降解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且获得的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中非水溶性农药缓释性突出,在施药植物的叶面沉积率高,农药活性长,药物流失率低,药效高,生物利用率高,且载体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毒性低,安全、高效。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通过前面所述的制备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的方法制备获得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缓控释农药纳米乳液体系稳定性和分散性好,对非水溶性农药的缓释作用好,在施药植物的叶面沉积率高,农药活性长,药物流失率低,药效高,生物利用率高,且载体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毒性低,安全、高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阿维菌素/聚氨酯纳米乳液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平均水合粒径为50nm;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甲氧基封端型阿维菌素/聚氨酯纳米乳液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平均水合粒径为95nm;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羟基封端型高效氯氟氰菊酯/聚氨酯纳米乳液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平均水合粒径为44n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2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卡箍脱落的压力烧结炉
- 下一篇:高韧性仿生鱼饵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