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灯的驱动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68939.5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8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国;叶剑鸣;印金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驱动 电路 | ||
1.紫外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LM117为可调式稳压器,LM117有三个引脚,其中1脚为输入端,2脚为电压调整端(简称调整端),3脚为输出端,LM117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工作温度范围为-55℃~150℃,在LM117电路内部引入了深度的电压负反馈,R1、R2为外接的采样电阻,调整端接在它们的连接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采用推挽自激振荡方式,利用两只晶体管和输出变压器构成自激振荡电路,产生高压交流信号,具体步骤为:
首先,接通电源,起动电流经过稳压器LM117输出,输出端电压约为1.25×[1=(R2+Rw)/R1](V),电流流经电感L时首先为L充电,充电工作完成后L向后续电路放电,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电阻R6和R7均为2.3k,流经R6、R7的电流分别为D4和D3提供基极电流,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NF作为反馈绕组,连接两个晶体管的基极,T1的初级绕组NP分为NP1和NP2,流经NP1和NP2的电流分别为D4和D3提供集电极电流,D4和D3都是β(直流放大倍数)为135的NPN型晶体管,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标称值相同的两个器件,其各项系数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必然会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由于两只晶体管的β(直流放大倍数)存在差异,且R6、R7两只电阻的实际阻值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在D3和D4中将会有一只晶体管领先于另一只先导通;
假设晶体管D4先导通,在D4维持导通状态时,变压器的磁通密度不断上升,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引起磁饱和,在引起变压器磁饱和的瞬间,会有非常大的集电极电流流过晶体管D4,相对于此时的基极电流,β值是不够大的,因此反馈绕组NF上的感应电压下降,D4将立即截止;同时,反馈绕组NF形成极性相反的反向电动势,使D3的基极处于正向偏压,令其导通,于是与D4导通时的情况一样,在反极性磁通的作用下,会再次导致变压器磁饱和,使D4导通D3截止,D4和D3交替导通,如此循环往复,可形成高压交流电,电容C两端分别与晶体管D4和D3的集电极相连,通过电容C可以控制两只晶体管导通、关闭的频率,进而控制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其中,变压器中各绕组比NP1:NP2:NF:NS=1:1:1:100,这样,通过蓄电池供给12V的电源就可获得峰-峰值为1500V,频率为50kHz的交流电以驱动紫外灯持续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89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管的防电弧电路
- 下一篇:音频播放方法及音频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