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式发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5871.2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桂华 |
| 主分类号: | F01B29/02 | 分类号: | F01B29/02;F01B29/10;F01B25/10 |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马德堡半球试验是将直径为35.5厘米的铜半球抽成真空,然后用两边各八匹马以相反方向拉拽铜球,由于两个铜半球在真空状态下产生较大的结合力,两边各用八匹马始终未能将两半球分开,所以,足以证明在真空状态下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因马德堡半球所作的试验只是证明两个铜半球相对的面在真空状态下可使其产生巨大的结合力,并没有做出通过真空状态使部件做往复移动,所以,参见马德堡半球试验不会想到利用真空的方式制作发动机。
中国专利1336486A号公开的名称为“气压发动机”是在气缸内配合有可往复移动的活塞,在活塞下端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接,在曲轴上设置有飞轮、凸轮和齿轮,且齿轮与电动机齿轮相啮合。该种气压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是由电动机上的齿轮驱动活塞将其向外拉伸,而活塞在被向外拉伸的过程中,因活塞与气缸之间可隔绝气体,致使活塞在被拉到一定位置后,活塞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被压回,以使活塞形成循环运动。虽然该种发动机可利用真空所产生负压来驱动活塞运动,但因活塞在被向外拉伸的过程中,电动机驱动力与不是真空状态下的驱动力相比较应该较大,致使该发动机不能实现节能。
另外,中国专利102797506A号公开的名称为“大气压真空发动机”设置有带动飞轮旋转的起动机和封闭底端的气缸,气缸的顶端设置有真空室和两个排气门和进气门,该排气门和进气门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接,其中的活塞与气缸紧密结合使活塞下方的气缸实现永久真空。由于该活塞下方的气缸是永久真空,所以,只有当活塞在气缸的上方时,进气门被打开时,并将排气门关闭,再利用真空泵将气体输入到气缸的上方才能驱动活塞向下方移动;而当活塞移动到气缸的下方时,即使将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并闭,并利用真空泵将气体从气缸的上方抽出,因活塞的上下两侧均处于真空状态,而活塞两侧在真空状态下不会主动向上移动,所以,其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往复控制活塞两侧真空以使活塞有序移动的方式解决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的真空式发动机。
本发明所提出的真空式发动机真空式发动机包括缸体和移动组件,以及调压组件,其中,缸体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外板件和安装在缸体内的间隔有一定距离的至少两个内隔板,且在外板件和内隔板之间或两个内隔板之间设置有真空部;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内隔板之间的活塞,该活塞与两个内隔板相对应的两个面的中部分别安装有延伸出内隔板的第一管件和延伸出另一内隔板和外板件的第二管件;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内隔板之间的调气压管件和设置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上的被动阀,以及在内隔板和外板件相对应的面上均安装有用于打开或关闭被动阀的支撑件。
所述调气压管件包括设置在缸体内两个内隔板之间的且两端与缸体内开放的环形板件,且使活塞设置在该环形板件的内表面上。所述调气压管件包括两端从外部插入缸体内且靠近相邻两个内隔板的管件,该管件设置有2-20条,且在管件上设置有输气阀。所述内隔板靠近缸体内表面的部位设置有轴向凹槽,且使环形板件或插入缸体内的管件的两端分别与轴向凹槽相连通。所述调气压管件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缸体之间的管件,且每一根管件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缸体中内隔板的轴向凹槽,且在管件上设置有输气阀。
所述外板件或内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外板件和内隔板之间或两个内隔板之间抽真空的抽气件,且在内隔板上设置有自动式调气阀。
所述活塞与两个内隔板相对应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内空部,且使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插入活塞的端部并分别与内空部相连通。
所述支撑件由杆件或圆环形件构成。
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上的被动阀由转动阀构成,第一管件所安装的被动阀设置在端部区域,第二管件所安装的被动阀设置在外板件和内隔板之间,且在转动阀外侧的第二管件上设置有径向通孔。
所述被动阀由分别设置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上的套管构成,且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上设置有由套管控制的径向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桂华,未经冯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