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微粒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19013.7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任福正;郑斯骥;景秋芳;杨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405;A61K47/38;A61K47/32;A61P29/00;A61P19/02;A61P19/06;A61P7/02;A61P2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美辛无 定型 微粒 药物制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将吲哚美辛溶解在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和碱化剂的水或低浓度乙醇水溶液中,控制溶液的pH为7.5-9,再在混合条件下,加入酸化剂至溶液的pH为2.5-4.5,形成含有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的混合液,分离,得到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混合为机械搅拌、磁力搅拌、气流、液体射流、超声和均质机分散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所述的水或低浓度乙醇水溶液与所述的吲哚美辛的质量比值大于等于20;
和/或,
所述的“将吲哚美辛溶解在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和碱化剂的水或低浓度乙醇水溶液中”中所述的“溶解”的温度为室温或加热条件;
和/或,
所述的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0%,所述的质量浓度是指乙醇的质量占低浓度乙醇水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和/或,
所述的碱化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碱;
和/或,
所述的碱化剂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
和/或,
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为聚维酮和/或羟丙甲纤维素;
和/或,
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与所述的吲哚美辛的质量比值为0.01~1;
和/或,
所述的酸化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酸;
和/或,
所述的酸化剂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
和/或,
所述的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洗涤干燥法、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流化床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所述的过滤洗涤干燥法为抽滤、洗涤并抽滤、干燥;
和/或,
所述的得到的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直接用于制剂的制备或者进一步处理后用于制剂的制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时,搅拌器线速度为50米/分钟~500米/分钟;
和/或,
当采用磁力搅拌方式时,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为100rmp~2000rmp;
和/或,
所述的水或低浓度乙醇水溶液与所述的吲哚美辛的质量比值为50~200;
和/或,
当所述的溶解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时,所述的加热的温度20℃~70℃;
和/或,
所述的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0%,所述的质量浓度是指乙醇的质量占低浓度乙醇水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和/或,
所述的碱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当所述的碱化剂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时,所述的碱化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0%,所述的质量浓度是指碱化剂的质量占碱化剂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和/或,
当所述的碱化剂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时,所述的碱化剂溶液中的溶剂为水;
和/或,
所述的聚维酮为K12、K15、K17、K25、K30、K60和K90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所述的羟丙甲纤维素黏度规格为0.5mPa.s~100mPa.s;
和/或,
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与所述的吲哚美辛的质量比值为0.05~0.8;
和/或,
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为盐酸、硫酸、磷酸、醋酸、枸橼酸、甲磺酸、酒石酸、乳酸和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当所述的酸化剂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时,所述的酸化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0%,所述的质量浓度是指酸化剂的质量与酸化剂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和/或,
当所述的酸化剂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时,所述的酸化剂溶液中的溶剂为水;
和/或,
所述的进一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中加入水或质量浓度为0~30%的乙醇水溶液,得到吲哚美辛无定型微粒与水或质量浓度为0~30%的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物,所述的质量浓度是指乙醇的质量占乙醇水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和/或,
所述的洗涤用水或质量浓度为0~30%乙醇水溶液进行,每次水或质量浓度为0~30%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析出物质量的1~5倍;
和/或,
所述的洗涤并抽滤的次数为1~5次;
和/或,
所述的干燥为静态干燥或动态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90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合成炉的炉外自动点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