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钴生产企业萃余废水的深度处理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06950.9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伍一根;牛镇岭;杜长福;叶圣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8;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企业 废水 深度 处理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吸附材料、深度处理回收镍钴湿法冶金行业中萃余污水的方法,属环境治理与资源再生项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镍、钴湿法冶金生产过程中,以P507萃取剂萃取分离镍钴后其萃余水体中仍含有少量的镍钴离子,如果对此不加以有效回收,排放后不仅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可避免污染周边的环境;为此,相关企业通常的处理回收方法是以液碱、石灰或硫化碱将镍钴离子沉淀为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后过滤,该工艺虽简单、可靠、易行,然滤出的污水中仍含有1.0~5.0mg/l左右的镍钴难以彻底沉淀回收,为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多数企业不得不通过辅加其它新鲜水体用于稀释,从而造成了新鲜水的浪费及工业污水水量的膨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物理吸附原理、以活性材料深度处理回收初沉镍钴后的萃余污水、使再处理过的水质完全达标排放的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操作简便、流程简捷、效率高、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钴生产企业萃余废水的深度处理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装置包括第一、二吸附搅拌槽、氨性溶液配料槽、洗涤水槽、过滤泵和过滤装置,第一、二吸附搅拌槽内均设有搅拌器,第一、二吸附搅拌槽之间经带导液控制阀的导液管连通,第一吸附搅拌槽上设有污水进液口和固料加入口,第一吸附搅拌槽上内接通蒸汽加热管,第二吸附搅拌槽经过滤泵连通过滤装置;所述氨性溶液配料槽、洗涤水槽分别经控制阀连通过滤装置;回收步骤:
萃余污水初沉:萃余污水初沉后残留镍钴浓度1.0~5.0mg/l、有机物浓度OiL≤20mg/l;
镍钴吸附:初沉后萃余污水污水温度25℃~50℃、pH值6.0~8.5下,通过填充有活性二氧化锰的吸附柱或以单槽定量间歇式或以多槽并列连续搅拌方式吸附反应,萃余污水与活性二氧化锰粉的液固比为500:(1~5)、吸附时间20~40min,吸附结束后过滤,滤液水为可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
镍钴回收:以8.0~12.0%的氨性溶液洗涤步骤(2)过滤后负载有镍钴的二氧化锰粉渣,洗脱镍钴的反洗液回收镍钴,洗脱后的二氧化锰漂洗再生。
进一步地,所述滤液水的水体镍钴残留Ni≤0.5mg/l、Co≤1.0mg/l。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附搅拌槽上设有取样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为压滤装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吸附搅拌槽底部设有排放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工艺简单,操作流程简便、处理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投入运行成本低;
2.在第一吸附搅拌槽采用物理吸附原理,处理过程中无须添加其它辅助药剂,避免了对水体及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活性二氧化锰的氧化特性在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同时对降低水质的COD、BOD有增效功能;处理后的污水镍浓度可小于0.5mg/l、钴浓度可小于1.0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废水处理效果好;通过氨性溶液洗脱镍钴的反洗液回收得到较为纯净、高品质的镍、钴金属盐,金属回收度高。采用物理吸附原理,处理过程中无须添加其它辅助药剂,避免了对水体及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活性二氧化锰的氧化特性在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同时对降低水质的COD、BOD有增效功能;
3.处理后的污水镍浓度可小于0.5mg/l、钴浓度可小于1.0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废水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吸附搅拌槽1,第二吸附搅拌槽2,蒸汽加热管3,污水进液口4,固料加入口5,导液管6,氨性溶液配料槽7,洗涤水槽8,过滤泵9,过滤装置10,导液控制阀11,搅拌器12。
具体实施案例
图1所示:一种镍、钴生产企业萃余废水的深度处理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二吸附搅拌槽1、2、氨性溶液配料槽7、洗涤水槽8、过滤泵9和过滤装置10,第一、二吸附搅拌槽内均设有搅拌器12,第一、二吸附搅拌槽之间经带导液控制阀11的导液管6连通,第一吸附搅拌槽1上设有污水进液口4和固料加入口5,第一吸附搅拌槽1上内接通蒸汽加热管3,第二吸附搅拌槽2经过滤泵9连通过滤装置10;氨性溶液配料槽7、洗涤水槽8分别经控制阀连通过滤装置10。
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二吸附搅拌槽上设有取样口。
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过滤装置为压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米机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使用的专用铁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