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炉热解装置以及带式炉热解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0508.5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7/10;C10B53/02;C10B53/06;C10B39/02;C10B49/02;C10K1/00;C10K1/02;C10K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式炉热解 装置 以及 工艺 | ||
1.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工艺使用一种带式炉热解装置进行热解,其中,所述的带式炉热解装置包括分级布料系统(I)、带式炉系统(II)、焦油回收系统(III)、以及热风炉系统(IV);
所述的分级布料系统(I)为所述的带式炉热解装置准备热解原料,包括:摆动式布料皮带(1)、振动分级筛(2)、分级缓冲仓(3)、料层高度调节闸板(4);
所述的带式炉系统(II)将热解原料热解制得荒煤气并将半焦冷却出炉,包括:干燥段(5)、热解段(6,7)、余热回收段(8)、终冷段(9)、热环风机(12)、产品出料器(10)、改向托辊(23)、动力托辊(25);
所述的焦油回收系统(III)将荒煤气净化并得到焦油产品,包括:高温除尘器(16)、油冷塔(17)、间冷塔(18)、电捕焦(19)以及引风机(20);
所述的热风炉系统(IV)为带式炉系统提供热源,包括:干燥段热风炉(13)、热解段热风炉(14)以及助燃风机(24);
所述的带式炉热解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热解原料经摆动式布料皮带(1)、振动分级筛(2)、进入炉前分级缓冲仓(3)后,通过料层高度调节闸板(4)使煤料均匀分层布料在带式炉系统的柔性输送带上;
步骤(2),热解原料随输送带进入干燥段(5),干燥段气体热载体通过布风室(26)均匀穿层加热原料;所述的干燥段气体热载体为干燥热风炉(13)产生的高温烟气与干燥段炉内抽取的低温烟气混合调温后的气体;在干燥段(5),热解原料受热脱除所含的全水,全水以水蒸气形式混入烟气热载体中出炉排放;
步骤(3),步骤(2)中经过干燥后的热解原料随输送带进入低温热解段(6,7),气体热载体经过布风后对煤料进行二次穿层加热,充分利用热载体的能量,所述的热解段气体热载体为热解段热风炉(14)产生的高温烟气与回收余热后的煤气调温后的气体;在热解段(6,7),热解原料受热分解析出出炉荒煤气,形成热半焦;所述的荒煤气包括煤焦油蒸气、热解水蒸气和热解煤气;
步骤(4),步骤(3)形成的热半焦随所述的输送带输送至余热回收段(8),由冷煤气与热半焦间进行穿层热交换,将半焦显热回收;经回收余热后的半焦进入终冷段(9);
步骤(5),经步骤(4)处理的半焦进入终冷段(9),在终冷段(9)进行干法间接冷却,即得半焦产品,所述的半焦产品由产品出料器(10)出料;
步骤(6),步骤(3)得到的出炉荒煤气经高温除尘器(16)、油冷塔(17)、间冷塔(18)冷却后由电捕焦(19)回收出煤焦油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原料包括:煤炭、油页岩、或者生物质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原料为木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燥段热风炉以及热解段热风炉的燃料各自独立地选择自产煤气、油、煤、液化气、天然气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段气体热载体的温度为200-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热解段气体热载体的温度为500-64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余热回收段(8)采用的冷煤气为焦油回收系统净化后的冷煤气,回收半焦显热后的煤气作为所述的干燥段热风炉与热解段热风炉燃料以及调温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回收显热后的半焦采用烟气与空冷水间接循环冷却,将半焦冷却至低于80℃出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炉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出炉荒煤气采用引风机负压抽出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5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水池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洗手盆智能去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