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88914.4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曦;李晓;曹会博;李德宝;贾丽涛;孙德魁;林明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C10L3/10;C10K1/00;C10K3/02;C10K1/16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魏树巍 |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天然气 方法 | ||
1.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气制备
A:将焦炉煤气和煤制气通入气柜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气,混合气体积的5-50%再经过耐硫水汽变换或CO2重整后再与其余混合气混合得到粗原料气;得到满足甲烷化需要的原料气;
或B:将焦炉煤气和部分煤制气通入气柜充分混合,另一部分体积为10-85%的煤制气进入耐硫水汽变换,将变换气与经气柜混合气汇合,形成满足甲烷化要求的粗原料气;
(2)粗原料气经压缩后进行净化,脱除H2S和CO2,脱除的硫化氢去硫回收,脱除的CO2气放空,净化后的粗原料气进行甲烷化,甲烷化后的驰放气经PSA(变压吸附)分离,分离出的CO、CO2返回净化,分离出的氢气进行重油加氢,制得加氢汽油调和油或加氢柴油调和油,甲烷化后得到甲烷气经脱水压缩后制得合格的天然气产品;
所述的焦炉煤气和煤制气的摩尔比为0.7-9.0:1之间;
所述的焦炉煤气的来源是捣固焦炉、顶装焦炉、二分式焦炉或双联式焦炉;
所述的煤制气的来源是碎煤加压气化炉、鲁奇气化炉、灰熔聚炉、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多喷嘴水煤浆气化炉或航天炉;
所述的原料气净化采用低温甲醇洗装置,操作温度为-35~-55℃,操作压力为2.0-6.5MPa,经过低温甲醇洗后的粗原料气中H2S<0.1ppm,CO2<20ppm;
所述的变压吸附采用活性炭、细孔硅胶、X/Y型分子筛、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为吸附剂,吸附压力为1.5-5.0MPa,解吸压力为0.1-0.8MPa,操作温度小于40℃;
所述甲烷化采用浆态床反应器或者固定床反应器;
所述浆态床反应器的浆态惰性介质为石蜡烃、导热油、石脑油、氢化三联苯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液,浆态惰性介质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50:1,反应温度为280-330℃,压力为0.6-5.0MPa,空速为2000-18000h-1;
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20-730℃,压力为0.6-7.0MPa,空速为5000-60000h-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硫水汽变换的催化剂采用青岛联信QDB系催化剂,湖北化学研究所生产的B302Q、B303Q型催化剂,英国ICI公司生产的K8-11型催化剂或齐鲁石化研究院生产的QCS-01、QCS-02、QCS-04型催化剂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硫水汽变换操作条件为压力1.0-8.0MPa,温度200-700℃,空速为2000-7000h-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重整采用Ni/γ-Al2O3或者Ru/γ-Al2O3重整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重整操作条件为空速为3000-40000h-1,温度为500-750℃,压力为1.0-5.0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化的催化剂采用丹麦托普索MCR-2X催化剂、德国BASF的G1催化剂、英国戴维的CRG-LH催化剂或西北化工研究院的RHM-266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是煤焦油或石脑油,采用固定床加氢在反应压力5-15MPa,反应温度250-380℃,氢油体积比为800:1-2500:1,液体空速为0.5-3.0h-1条件下,进行重油加氢反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加氢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为辽宁抚顺研究院的FZC系列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产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辽宁抚顺研究院的FZC系列催化剂为FZC-11Q、FZC-12Q、FZC-13Q、FZC-25或FZC-40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89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