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34740.3 | 申请日: | 2015-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茜;颜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陈宏升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产品 缺陷 自动检测 方法 | ||
1.一种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本预处理、离线训练、在线检测三个阶段,具体步骤包括:
S1.训练样本的采集;
S2.进行样本的预处理;
S3.样本分类成轮辐、轮辋和轮轴三大类并进行处理;
S4.通过轮辐、轮辋和轮轴三类样本,网络离线学习训练并分别生成在线适用的轮辐、轮辋和轮轴检测器;
S5.将训练成功的卷积神经网络轮辐缺陷检测器、卷积神经网络轮辋缺陷检测器、卷积神经网络轮轴缺陷检测器分别载入上位机,并置于自动生产检测线;
S6.进行在线全自动缺陷检测;
具体包含以下子步骤:
S6-1.获取轮毂的轮轴图像,并利用样本离线预处理的方法对获取的轮轴图像进行预处理,调用轮轴缺陷检测检测器对每幅轮轴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如果发现存在缺陷,则对存在缺陷的区域进行标记,并以检测的时间作为文件名命名该幅图像进行保存;
S6-2.获取轮毂的轮辐图像,并利用样本离线预处理的方法对获取的轮辐图像进行预处理,调用轮辐缺陷检测检测器对每幅轮辐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如果发现存在缺陷,则对存在缺陷的区域进行标记,并以检测的时间作为文件名命名该幅图像进行保存;
S6-3.获取轮毂的轮辋图像,并利用样本离线预处理的方法对获取的轮辋图像进行预处理,调用轮辋缺陷检测检测器对每幅轮辋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如果发现存在缺陷,则对存在缺陷的区域进行标记,并以检测的时间作为文件名命名该幅图像进行保存;
S6-4.如果在步骤S6-1至S6-3的任一幅图像中检测出缺陷,则将该轮毂送入不合格产品区,如果没有检测出缺陷,就将该轮毂送入合格产品区;
S7.缺陷识别检测的输出方式根据用户的要求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含以下子步骤:
S2-1.使用3×3邻域模板对采集的轮毂图像进行平滑滤波,用来消除轮毂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产生的图像噪声;
S2-2.利用梯度锐化算法,将图像当前点像素值与其下一个像素值之差的绝对值,加上当前点像素值与其下一行当前像素值之差的绝对值,如果结果大于阈值,则当前点像素值置为此结果;
S2-3.对步骤S2-2所得的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
S2-4.对步骤S2-3所得的图像归一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含以下子步骤:
S3-1.分别将各类样本分割成的M×M小图像,其中包含缺陷的小图像样本作为负样本,不包含缺陷的小图像样本作为正样本;
S3-2:在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过程中,为增加轮毂检测器的鲁棒性,对步骤S3-1所得的样本进行随机地微小的尺度变换、对比度变换和旋转变换;
S3-3:每次调用小批样本时,小批数量选64个样本,随机对样本进行水平翻转,添加高斯随机噪声,并且从变换后的小样本图像中随机选取出N×N的区域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所述M取80、100、120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所述的正样本、负样本的比例控制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形铸造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含以下子步骤:
S4-1.根据轮毂的轮辋样本、轮辐样本和轮轴样本,分别采用BP算法训练轮辋缺陷检测神经网络模型、轮辐缺陷检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轮轴缺陷检测神经网络模型,每次迭代采用最小批的方式计算网络误差和更新权重;
S4-2.训练时,学习速率设定为0.01;
S4-3.每次迭代输入小批样本,输入样本数量为64个;
S4-4.网络模型包括第一阶段是低层特征的提取,第二阶段通过反向传播算法的训练,对低层特征进行线性组合形成高层特征;
S4-5.轮毂缺陷区域检测;
S4-6.当在测试集上正确率达到所要求的准确率时终止网络训练,最终获得轮毂缺陷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7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