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射干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32148.X | 申请日: | 2015-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钟茂团;温国梁;吴诗惠;邓祥松;古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 地址: | 618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干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射干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川射干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茎入药,川射干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主产广东、广西、四川,主要成分为鸢尾苷、野鸢尾苷、鸢尾甲苷A、点地梅双糖苷、鸢尾苷元等,川射干为清热解毒的良药,临床广泛用于抗流感、治疗咽喉疼痛、咽喉炎等症,近年来对其苷类成分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其用途也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需求刺激生产也刺激采挖,连年大批量的采挖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地方濒临灭绝,总产量持续减少,目前虽然有农户进行家种,但是由于川射干产量不高,种子繁殖发芽率低,且生长周期太长,用分根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又受到种根数量的限制,很难扩大种植面积,直接用其地上茎进行扦插繁殖,又很难生根发芽,即使有少数能够生根发芽,也要求其扦插繁殖的茎条要3个节以上,所以一方面产量不高,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人工栽培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又不能大量生产来满足医药方面的需要,给临床上带来无药可用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川射干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目前对川射干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其种植过程中因种子繁殖发芽率低,且生长周期太长,分根繁殖受到种根数量的限制等原因导致其产量不高,致使临床上无药可用的困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川射干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及施底肥,扦插繁殖,田间管理,根外喷施,采收加工步骤,各步骤的具体操作如下:
1.选地、整地及施底肥
一般山地、平地均可种植,但不宜在粘土过重、积水地、盐碱地过重的土壤种植,整地时,深耕15~20厘米,整平作畦,亩施基肥或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
2.扦插繁殖
将川射干地上茎剪成茎节小段后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浸渍,然后定植于土中。
具体方法如下:
(1)浸渍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配制
取市售的0.2%油菜素内酯原粉3~6毫克,用10毫升乙醇溶解,然后加入100升清洁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即制成浸渍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2)浸渍和扦插川射干茎节小段
川射干开花后剪取其地上茎,剪去叶片,将中下部剪成茎节小段,长度为每小段保留2个茎节,放置一段时间,待两端剪口流出的汁液稍干,触之不粘手后,将原生长方向的下端在配制好的浸渍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中浸1~2秒钟,然后插于穴内,下端向下,竖向插入,让川射干茎节小段刚好没入土中,然后用细沙土覆盖,让川射干茎节小段上端刚好距离土面0.5~1厘米,种植密度为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每穴插入1~2段,然后浇水定植,以塑料薄膜覆盖,待种植的川射干茎节小段长出1~2个叶片后,去掉塑料薄膜。
其中,步骤(1)所述的0.2%油菜素内酯原粉优选4毫克。
3.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齐苗后应勤除草和松土,6月封垄后不再除草松土,在根际培土防止倒伏;
(2)浇水防涝:在出苗期和干旱时期需浇水,保持田间湿润,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而造成烂根。
4.根外喷施
(1)喷施液的配制:取市售的0.2%油菜素内酯原粉0.5~3毫克,用10毫升乙醇溶解,然后加入100升清洁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即得喷施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2)喷施:4月~7月,不同的地区气候不同,具体在川射干初花期开始喷施,共喷施1~3次,每间隔6~9天施用一次,喷施时将配制好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通过喷雾器喷施于川射干植株的叶片上,从上下两个方向喷施,使川射干植株的叶片上下两面全部或者大部份均匀布满喷施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施时间选择上午9时至12时或下午3时至5时。
其中,步骤(1)所述的0.2%油菜素内酯原粉优选1.5毫克。
5.采收加工
在种植次年的寒露时刨收,将刨出的根茎去掉茎杆和须根,洗净晒干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川射干开花后的地上茎部分剪成小段,且长度为每小段保留2个茎节,一方面是因为川射干开花后其地上茎部分最长,另一方面是每小段只保留2个茎节,从而尽可能多的得到扦插用茎段,所以此繁殖方法比原来分根繁殖的办法扩大了2~3倍的繁殖规模,达到大量快速繁殖、扩大种植规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2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