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型抓斗鄂板焊接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25018.3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李若愚;闫胜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 地址: | 26604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斗 焊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抓斗焊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贝型抓斗鄂板焊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抓斗是以抓取泥沙石子及各种散装货物能启闭的斗,即是一种主要靠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抓斗按照形状分类可分为贝形抓斗和桔瓣抓斗,前者由两个完整的铲斗组成,后者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颚板组成;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抓斗和机械式抓斗两大类。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透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1)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2)单独加热熔点较低的焊料,无需熔化工件本身,借焊料的毛细作用连接工件;(3)在相当于或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下辅以高压、叠合挤塑或振动等使两工件间相互渗透接合(如锻焊、固态焊接)。依具体的焊接工艺,焊接可细分为气焊、电阻焊、电弧焊、感应焊接及激光焊接等其他特殊焊接。其中抓斗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焊接工艺,尤其是贝型抓斗,贝型抓斗主要由铲斗和鄂板组成,铲斗经过剪板后再经过卷板机卷成弧形柱体结构,此时就需要将铲斗和鄂板焊接连在一起;在目前抓斗焊接过程中,鄂板体积过大、重量大且形状不规则,在焊接过程中不易固定,经常由于固定不稳定造成焊接过程中错位现象;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抓斗焊接辅助工具,即一种贝型抓斗鄂板焊接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型抓斗鄂板焊接固定装置,其对抓斗中鄂板焊接时的固定,提高了抓斗焊接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抓斗焊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贝型抓斗鄂板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底架、两个耳座、丝杠、两个移动螺母、转盘、U型滑座、固定纵向电动推杆、T型板、两根导向杆、两根固定横向电动推杆、固定盘和吸取装置;所述的两个耳座分别位于底架的前后两侧,且耳座与底架固连;所述的丝杠穿过底架前端的耳座,且丝杠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耳座内,两个移动螺母分别绕套在丝杠中部位置处,U型滑座倒立安装在移动螺母正上方,且U型滑座与移动螺母固连,U型滑座左右两端底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尖角,通过在U型滑座底端设置尖角降低了U型滑座与底架之间的摩擦力,更加便于U型滑座的移动;所述的固定纵向电动推杆底端与U型滑座顶端面相连接,固定纵向电动推杆顶端与T型板相连,两根导向杆分别位于固定纵向电动推杆两侧,且导向杆一端与T型板相连接,导向杆另一端与U型滑座顶端面相固定;所述的两根固定横向电动推杆均位于固定盘与T型板之间,且固定横向电动推杆一端与固定盘相连接,固定横向电动推杆另一端与T型板相连接;所述的吸取装置安装在固定盘的正左侧;使用时,通过转动的转盘带动丝杠的旋转,从而通过移动螺母带动U型滑座的横向移动,通过固定纵向电动推杆可实现T型板的纵向高度可调的功能,固定横向电动推杆将吸取装置进行给进,使鄂板与铲斗贴合,鄂板固定装置可实现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均可调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吸取装置包括气泵、输气管和吸盘;所述的气泵安装在底架上,输气管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相连接,输气管另一端与吸盘进气口相连接,通过气泵的进气和放气,可实现吸盘对鄂板的吸取和释放,且吸取固定性强,采用气动方式吸取,减少了对鄂板外表面的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贝型抓斗鄂板焊接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和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其可实现对鄂板的焊前固定的功能,且可适应不同体积形状的鄂板固定,固定效果好,避免了由于固定不稳定造成焊接过程中错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