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19185.7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2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东;余腾义;刘锦燕;邹明;邓健;白威;王若愚;王春建;贾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9/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析钢 焊接 接头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轨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高硬度过共析钢轨碳含量达到0.86%~1.0%,碳含量、强度(Rm≥1350MPa)和硬度(≥420HB)达到国内外钢轨中的极限含量,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强度和硬度的顶级钢轨,主要应用于重载铁路耐磨钢轨,国内仅攀钢独家生产。国内外的铁路均通过焊接技术将钢厂生产的25m或100m定尺钢轨连接形成无缝线路,提高线路平顺性和舒适性,降低轮轨冲击,延长轮轨使用寿命。过共析钢轨焊接时,既要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又要保证韧塑性,焊接难度极大。
目前国内钢轨闪光或气压焊焊接后通常按TB/T 1632标准要求在900℃左右进行焊后正火热处理工艺,采用中频感应电加热或氧乙炔火焰加热至900℃的峰温后空冷至室温,甚至在正火后采取风冷工艺以进一步提高踏面硬度。焊后正火热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钢轨接头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使得冲击韧性提高显著;另一方面是显著降低焊接接头应力,避免在焊接接头出现裂纹伤损时呈“S”型扩展,从而保障焊接接头的安全性能。作为普通珠光体类型的钢轨(如U71Mn、U75V、U78CrV等钢轨)因碳含量小于0.86%,焊后均采用了900℃左右峰温加热后冷却的工艺,不需要考虑高温段二次渗碳体析出与控制的问题。
作为过共析钢轨碳含量在0.86~1.0%,抗拉强度Rm≥1350MPa,硬度HB≥420,其微观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为沿晶析出,属有害脆性相,焊接过程中尽力避免和消除。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在焊后热处理时,二次渗碳体在冷却过程中受开冷温度、冷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冷速较慢时可以呈片状、粒状和网状形貌析出,析出尺寸也较长,严重影响过共析钢轨接头的力学性能,主要是韧塑性的严重降低。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性能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焊后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关键是二次渗碳体析出的形貌和尺寸。
申请号为201410058292.4,发明名称为“一种过共析钢轨的热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过共析钢轨在轧钢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终轧温度高于900℃的钢轨进行保温处理,使保温处理后的钢轨在第一冷却速度下进行第一阶段冷却以将钢轨的轨头表面温度降至700~750℃,接着是钢轨在第二冷却速度下进行第二阶段冷却以将钢轨的轨头表面温度降至550℃,再使钢轨在第三冷却速度下进行第三阶段冷却以将钢轨的轨头表面温度降至450℃以下,然后使钢轨在空气中继续冷却。该方法主要涉及过共析钢轨的热处理工艺,是为了制备一种能够减少二次渗碳体析出的高碳过共析钢轨,全过程分为三段冷却。与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是属于不同的工艺过程,而且开始风冷温度不同,控制的目的不同。
申请号为201410135909.8,发明名称为“一种贝氏体钢轨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贝氏体钢轨焊后接头热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焊接得到的待冷却的贝氏体钢轨的焊接接头进行第一次冷却至不高于450℃的第一温度,然后将第一冷却后的焊接接头加热至第二温度,然后再进行第二冷却,所述第二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且不高于510℃。该方法主要针对贝氏体钢轨的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其中,该贝氏体钢轨的冷却起始温度为1300~1380℃,第二冷却后的冷却终止温度为室温。且过共析钢轨钢与马氏体、贝氏体钢轨钢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显微金相结构,其在断裂韧性、耐磨性和疲劳性能上也有明显不同,故对其在焊接后热处理方面有着不同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二次渗碳体析出量和析出形貌,提高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以及使接头踏面下纵向硬度合理分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包括过共析钢轨闪光焊接头或气压焊接头采用中频或氧乙炔火焰快速加热焊缝区域步骤,其中,当过共析钢轨闪光焊接头或气压焊接头采用中频或氧乙炔火焰快速加热焊缝区域至900~920℃后,对加热区进行快速冷却,使冷却速度在2.2℃/s~2.8℃/s,直至冷却到430~450℃后停止强制冷却,最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其中,控制开冷温度为停止加热后的850℃以上。
其中,Acm临界温度是指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上述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方法中,快速冷却除了加热区,还包括加热区外两侧长度60mm范围内的钢轨轨头踏面和侧面,以及轨底面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9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