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99936.3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川手达也;须田知克;冈山聪;岸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F02M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鞍骑型 车辆 空气滤清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的空气滤清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摩托车等的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其是将通过空气滤清器部件、内部划分为上游侧气室和下游侧气室的空气滤清器壳体设在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的传动箱的上部。在空气滤清器壳体,设有连通上游侧气室和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前部朝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凹陷部的连通管。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前部,在与凹陷部之间,形成空气导入用气室,同时,安装遮覆连通管的罩。在凹陷部的最低部位,形成向着下方开口的空气入口。
若根据该构成,通过空气入口的空气在空气导入用气室内部向前方流动,吸入到连通管。由此,在空气导入用气室内部形成迷宫式结构的空气通道,因此,抑制吸入到空气导入用气室的水或异物进入上游侧气室。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49345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侧视图中,罩伸出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外廓的前下方,因此,存在罩和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一体感弱、外观性差的课题。因此,要求能抑制水或异物等进入上游侧气室、同时能提高外观性的结构。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中抑制水或异物等进入未净化室,同时提高外观性。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本发明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包括:
空气滤清器壳体(40),内部通过空气滤清器部件(42)划分为未净化室(44)和净化室(46);
吸气管(50),安装在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使得与上述未净化室(44)连通,同时,形成指向前方的空气导入口(52),以及
罩部件(60),安装在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面,同时,在与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之间形成吸气通道(62),且覆盖上述空气导入口(52);
上述鞍骑型车辆(1)的空气滤清器装置(30)的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60)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使得前后方向尺寸比上下方向尺寸长;
上述空气导入口(52)位于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前后方向中央的前方;
在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前后方向中央的后方,且上述罩部件(60)的后部,形成通向上述吸气通道(62)的空气入口(70)。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鞍骑型车辆(1)包括可摆动地支持在车体框架(10)的动力单元(20);
上述动力单元(20)包括与发动机(22)的曲柄箱(24)连续设置、从上述曲柄箱(24)朝后方延伸的传动箱(26);
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配置在上述传动箱(26)的上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60)在侧视图中配置在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外廓(34a)的内侧。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包括:
壳体本体(31),具有形成向着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外侧开口缘部(31a)的第一凸缘部(33),以及
壳体罩(32),具有形成向着车宽度方向内侧开口的内侧开口缘部(32a)的第二凸缘部(34),使得在侧视图中与上述外侧开口缘部(31a)重叠,同时,配置在上述壳体本体(31)的车宽度方向外侧;
将上述第二凸缘部(34)的轮廓设为上述外廓(34a)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导入口(52)的上端(52a)位于上述空气入口(70)的上端(70a)的下方,且上述空气导入口(52)的下端(52b)位于上述空气入口(70)的下端(70b)的上方。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入口(70)向车辆后方开口。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入口(70)的后上方,配置从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6)。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由上述空气滤清器壳体(40)和上述罩部件(60)形成通道形成部(80),使得围住上述吸气通道(62);
上述通道形成部(80)的下部(82)倾斜,使得越往后侧越位于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大马力环保型柴油机供油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油门调节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