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酸制剂的检测试剂及核酸制剂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87196.1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崔坤元;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成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30/02;G01N27/4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7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制剂 检测 试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制剂的定量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酸作为药物、在基因治疗和基因沉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核酸,包括DNA、RNA的应用应为其带有强的负电荷及不稳定性受到限制。因此,核酸的应用需要载体保护其不受酶的水解和携带其进入靶组织。纳米颗粒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核酸在研究及开发核酸药物的应用。而药理作用取决于核酸分子包裹程度。因此,核酸分子包裹量的测定变得尤其重要。因为核酸分子被酶水解的不稳定性,在颗粒表面的核酸分子,是可被水解,不能发生生物效应。只有在纳米颗粒内部的核酸才有可能到达靶组织和细胞,发挥效应,测定其剂量。核酸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被包裹的核酸分子溶于水中,直接在紫外吸收光谱法UV260下测其光吸收。根据其消光系数,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溶液中核酸含量。而在纳米颗粒中,由于纳米化合物的包裹或相互作用,有些纳米颗粒中的核酸不能溶出在水中,不能直接用光谱测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测量纳米颗粒尤其是脂质体包裹的核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技术方案应用核酸染料,先利用Triton X-100将脂质体破碎,加入核酸结合荧光染料RiboGreen。然后在kex=500nm,kem=525nm下测定荧光的量,推算出核酸在纳米颗粒中的含量。此方案手续繁琐,需要荧光色谱仪和荧光染料,成本较高,且变量较大;第二种技术方案采用层析法:对于脂质体而言,可先利用层析柱将游离的和结合的核酸分子分开,然后将其溶于酒精,直利用光谱在260nm下测定核酸的量。这种方案需要层析柱,避免不了样品稀释,同时,如果纳米颗粒带有阳电荷,核酸分子将可能与其结合,不能完全游离,加上有些成分在酒精中溶解度较低,均会影响核酸的准确定量。其他技术方案还包括酶保护法、超速密度离心及毛细管电泳,上述方案均需要特殊技术或昂贵设备,且准确性也应手续复杂而打折扣。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亟待研发一种新的定量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核酸制剂的定量检测方法,简化了纳米颗粒中核酸的定量方法,比现有的方法更经济、快速、且保持了准确性、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核酸的定量检测的CK介质,其由水1-10份、水溶型有机溶剂20-80份和水不溶型有机溶剂2-20份制成。
进一步地,其由水2-5份、水溶型有机溶剂25-40份和与水不溶型有机溶剂10-18份制成。
进一步地,其由水2份、水溶型有机溶剂30份和与水不溶型有机溶剂15份制成。
进一步地,水溶型有机溶剂选自乙醛、乙酸、丙酮、乙腈、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丁氧基乙醇、丁酸、二乙醇氨、二乙烯三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二甲醚、二甲亚砜、1,4-二氧六环、乙醇、乙胺、乙二醇、甲酸、糠醇、甘油、甲醇、甲基二乙醇氨、甲基异腈、1-丙醇、1,3-异丙醇、戊醇、2-丙醇、丙酸、丙二醇、吡啶、四氢呋喃、三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水不溶型有机溶剂选自己烷,甲苯六氢化苯,乙酸乙酯、醋酸异丙酯、甲基异丁酮、正辛醇、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1,1,1-三氯乙烷、一氟二氯甲烷、氟三氯甲烷、四氟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CK介质的配制具体包括:水2份,酒精30份,氯仿15份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CK介质的配制具体包括:水2份,酒精30份,二氯甲烷15份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CK介质的配制具体包括:水2份,异丙醇30份,氯仿15份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CK介质的配制具体包括:水2份,异丙醇30份,二氯甲烷15份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酸制剂的定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CK介质:取水1~10份、与水溶型有机溶剂20~80份和水不溶型有机溶剂2~20份混合;
步骤二:将纳米颗粒加入到配制好的CK介质中,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三:取混合溶液,放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进行测量,测定纳米颗粒包裹的核酸的吸光值;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及步骤三的操作,并完成三次测量;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测量得到的三组吸光值,取平均值后,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按照纳米颗粒包裹的核酸的消光系数,并计算得到纳米颗粒包裹的核酸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成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成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