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氟羧酸铜(I)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35365.7 | 申请日: | 2015-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翁志强;黄扬杰;侯传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7C43/225;C07C41/30;C07C22/08;C07C17/263;C07C49/80;C07C45/68;C07C69/76;C07C67/34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试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氟羧酸铜(I)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全氟基团由于氟原子的强电负性,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含全氟基团的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医药、农药、功能材料等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许多药物分子中都含有全氟基团,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DuP 532)、钾通道开放剂(KC-515)等。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全氟烷基化反应中,需要以昂贵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全氟烷基化试剂为原料,使其在工业上很难得到推广,因此,发明一种经济可行的全氟烷基化试剂,以促进全氟烷基化反应高效、快速的进行,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氟羧酸铜(I)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工业上廉价易得的全氟羧酸等为主要原料,与双齿氮配体螯合而制得全氟羧酸铜(I)试剂,该试剂性能稳定,并能够高效地促进卤代芳烃或卤代杂环化合物的全氟烷基化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氟羧酸铜(I)试剂,其结构式为:
,其中,RF选自C2F5、n-C3F7,n-C4F9、n-C5F11、n-C6F13中的一种,R1、R2独立的选自H或烷基;所述的烷基为碳原子数为1-4的任意一种烷基。
所述全氟羧酸铜(I)试剂的结构式中R1和R2同为H,或同为烷基,或R1为氢、R2为烷基。
所述全氟羧酸铜(I)试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氯化亚铜、四氢呋喃、叔丁醇钠在室温下反应,过滤,得到叔丁醇化亚铜溶液;
2)往所得叔丁醇化亚铜溶液中加入双齿氮配体,得到深红棕色溶液;在0 ℃下,向深红棕色溶液中滴加全氟羧酸,室温下搅拌15分钟,过滤,将滤液真空除去溶剂,所得固体用乙醚洗涤,经重结晶后得到全氟羧酸铜(I)试剂。
其中,氯化亚铜、叔丁醇钠、双齿氮配体和全氟羧酸的摩尔比为1: 0.1-1.5: 0.1-10: 0.1-10。
所述双齿氮配体的结构式为:
,
其中,R1和R2独立的选自H或烷基。
所述全氟羧酸铜(I)试剂的应用:在二恶烷溶剂中,将所述全氟羧酸铜(I)试剂与化合物R-X反应,用于生成全氟烷基化产物R-RF;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
其中,X为Br或I,R为下述式a-式v中的任意一种:
。
该反应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气氛中,在一个反应器中放入聚四氟乙烯磁石一粒,再加入全氟羧酸铜(I)试剂、化合物R-X,最后加入二恶烷溶剂,在密闭体系中130-140℃搅拌反应10-16 h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10 mL,萃取液浓缩、过硅胶柱色谱,以正戊烷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相应的全氟烷基化产物;其中,全氟羧酸铜(I)试剂、化合物R-X按摩尔量之比0.5-10:1加入;每毫摩尔全氟羧酸铜(I)试剂加入二恶烷的量为20-30 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工业上廉价易得的全氟羧酸为原料合成一种全氟羧酸铜(I)试剂,其可作为全氟烷基化的试剂,促进全氟烷基化反应高效进行,且其反应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1,10-菲罗啉配位的五氟丙酸铜(I)单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