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26033.2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发;熊继海;吴九九;江成;田先锋;付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微动 力充氧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射流喷射器、排气管、时控电磁阀、布水板、沉淀池和降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射流充氧脉冲贮水罐、脉冲布水罐、第一滴滤塔、分配锥、第二滴滤塔;
所述沉淀池垂直安装在地面;在垂直方向上,沉淀池的上端与圆筒形第二滴滤塔密封连接,第二滴滤塔的上端又与圆筒形第一滴滤塔密封连接,第一滴滤塔密封的上端与脉冲布水罐密封连接;脉冲布水罐通过时控电磁阀与垂直安装的射流充氧脉冲贮水罐相连接;射流充氧脉冲贮水罐的顶部安装有射流喷射器;脉冲布水罐的顶部垂直安装有散气管;在第一滴滤塔与脉冲布水罐之间安装有布水板和分配锥,布水板安装在分配锥的上方;在第一滴滤塔与第二滴滤塔之间安装有布水板和分配锥,布水板安装在分配锥的上方;在第二滴滤塔与沉淀池之间安装有布水板和分配锥,布水板安装在分配锥的上方;在沉淀池轴线中央垂直安装了直通分配锥的降液筒,在第一滴滤塔和第二滴滤塔内放置了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射流充氧、脉冲布水、多层有氧滴滤、好氧生物氧化、沉淀分离等功能单元组合在一起,在同一装置内对被处理污水完成充氧、复氧、滴滤、有机物降解、污泥沉淀分离等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滴滤塔和第二滴滤塔上部靠近分配锥下端处、脉冲布水罐和第一滴滤塔上部靠近分配锥下端处分别设置了透气孔;所述沉淀池上部靠近分配锥下端处设置了出水孔;沉淀池下部设置了排泥孔;所述射流充氧脉冲贮水罐顶部平面上设置了散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滴滤塔与第二滴滤塔是直径相同的圆筒形结构,可由不锈钢、碳钢或工程塑料制成,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圆筒形结构,其横截面直径等于或大于滴滤塔的横截面直径,沉淀池可由不锈钢、碳钢或工程塑料制成,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射流充氧脉冲贮水罐上部为圆筒形结构,下部为倒圆锥结构;倒圆锥中心可安装时控电磁阀,与脉冲布水罐顶端中央的进水口相连;射流充氧脉冲贮水罐采用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微动力充氧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射流充氧溶解氧量可增加3~5mg/l,滴滤复氧量1~3 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0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