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Γ栅和凹陷缓冲层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3664.9 | 申请日: | 2015-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贾护军;张航;邢鼎;杨银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0;H01L29/66;H01L29/4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林潮;张璐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栅电极 场效应晶体管 凹陷 漏极帽层 源极帽层 缓冲层 低栅 沟道 制备 表面平齐 击穿电压 频率特性 输出电流 半绝缘 阶梯状 靠近源 宽沟道 漏电极 源电极 衬底 极帽 | ||
本发明属于场效应晶体管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宽沟道深凹陷且能够提高输出电流和击穿电压,改善频率特性的具有Γ栅和凹陷缓冲层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上而下设置有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所述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源电极和漏电极,N型沟道层中部且靠近源极帽层的一侧设置有阶梯状的栅电极,栅电极和N型沟道层两侧形成左侧沟道和右侧沟道,栅电极的低栅面与N型沟道层表面平齐,栅电极低栅面正下方的P型缓冲层上设置有凹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场效应晶体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Γ栅和凹陷缓冲层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iC材料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场、高的饱和电子迁移速度、高热导率等突出的材料和电学特性,使其在高频高功率器件应用中,尤其是高温、高压、航天、卫星等严苛环境下的高频高功率器件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在SiC同质异形体中,六角密堆积的纤锌矿结构的4H-SiC的电子迁移率是6H-SiC的近三倍,因此4H-SiC材料在高频高功率器件,尤其是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应用中占有主要地位。
目前,大多数文献致力于双凹陷4H-SiC MESFET结构的研究及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该结构从下至上由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和N+帽层堆叠而成,以该堆叠层为基础,刻蚀N+帽层后形成凹陷的N型沟道层,栅的源侧一半长度向N型沟道层内凹陷形成凹栅结构,凹陷的N型沟道层可通过反应离子刻蚀RIE技术完成。
虽然上述双凹陷结构4H-SiC MESFET的击穿电压因栅的源侧一半长度向N型沟道层内凹陷而增加,但饱和漏电流却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并且在实际情况下,反应离子刻蚀RIE的过程会在器件漂移区表面形成晶格损伤,导致N型沟道层中载流子有效迁移率下降,进而降低漏极电流,在电流输出特性上表现为饱和电流的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宽沟道深凹陷且能够提高输出电流和击穿电压,改善频率特性的一种具有Γ栅和凹陷缓冲层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Γ栅和凹陷缓冲层的场效应晶体管,自下而上设置有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所述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源电极和漏电极,N型沟道层中部且靠近源极帽层的一侧设置有阶梯状的栅电极,栅电极和N型沟道层两侧形成左侧沟道和右侧沟道,栅电极的低栅面与N型沟道层表面平齐,栅电极低栅面正下方的P型缓冲层上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栅电极为二层阶梯由低栅和高栅组成,所述低栅和高栅的高度差为0.05μm。
进一步地,P型缓冲层上凹槽的长度为0.3μm-0.4μm,高度为0.05μm。
具有Γ栅和凹陷缓冲层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对4H-SiC半绝缘衬底进行清洗,以去除衬底表面污物;
步骤2)在4H-SiC半绝缘衬底(1)上外延生长0.5μm厚的SiC层,同时经乙硼烷B2H6原位掺杂,形成浓度为1.4×1015cm-3的P型缓冲层(2);
步骤3)在P型缓冲层(2)上外延生长0.3μm厚的SiC层,同时经N2原位掺杂,形成浓度为3×1017cm-3的N型沟道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3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