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19997.4 | 申请日: | 2015-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4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石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球 凝视 全屏 追踪 动作信息 显示屏 技术判断 预先设置 多屏 分屏 停留 显示屏画面 多屏模式 技术获取 移动终端 睁眼状态 人眼 聚焦 注视 退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画面为多屏模式时,运用眼球追踪技术判断用户人眼注视显示屏的当前凝视坐标;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停留的时间是否超出预先设置的聚焦时间阈值,当超出时则运用眼球追踪技术判断用户的眼睛动作信息;当眼睛动作信息对应睁眼状态时,则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停留的时间是否超出预先设置的全屏化时间阈值,若超出时则将当前凝视坐标所处的分屏进行全屏化显示。本发明通过眼球追踪技术获取当前凝视坐标及对应停留的时间,还获取眼睛动作信息,从而判断是否将当前分屏全屏化或退出全屏化,方便了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球追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分屏技术的实现方案已经非常完善,分屏技术也广泛使用在各类显示终端上,包括移动终端设备(手机、pad等),电视机,PC机等。
移动终端的分屏模式就是让两款APP可以同时在一个屏幕中运行及显示,Google已经将其列入下一代android系统的必要实现功能。iOS 8在iPad上已经实现了分屏显示功能,且同时运行的两个应用程序还可以进行交互、内容分享,比如拖动文本、视频、图像从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可见,分屏显示时无需在多任务中来回切换,方便了用户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当用户需进行分屏间切换,或是将当前分屏最大化时,均是触摸操作或滑动操作实现,而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满足不了用户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进行分屏间切换,或是将当前分屏最大化时,均是触摸操作或滑动操作实现,而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画面为多屏模式时,通过实时获取人眼图像并运用眼球追踪技术判断用户人眼注视显示屏的当前凝视坐标;
B、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停留的时间是否超出预先设置的聚焦时间阈值,当超出时则运用眼球追踪技术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的眼睛动作信息;
C、当眼睛动作信息对应睁眼状态时,则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停留的时间是否超出预先设置的全屏化时间阈值,若超出时则将当前凝视坐标所处的分屏进行全屏化显示。
所述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当眼睛动作信息对应闭眼状态时,则将当前凝视坐标所处的分屏关闭。
所述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显示屏多屏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判断用户人眼注视显示屏的当前凝视坐标是处于显示屏中的多屏区域,还是处于显示屏中的分屏模板区域;
B2、若当前凝视坐标是处于显示屏中的多屏区域,则进一步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停留的时间是否超出预先设置的聚焦时间阈值,当超出时则再运用眼球追踪技术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的眼睛动作信息;
B3、若当前凝视坐标是处于显示屏中的分屏模板区域,则进一步判断判断在当前凝视坐标的指定范围内停留的时间是否超出预先设置的聚焦时间阈值,当超出时则进入预先设置的分屏模板选择控制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9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