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杀菌后菌液悬浮液中Mg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17981.X | 申请日: | 2015-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明;马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杀菌 后菌液 悬浮液 mg 元素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杀菌后菌液悬浮液中Mg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ICP-OES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环保,食品等方面的元素定性、定量分析。Mg元素在细菌中广泛存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并且是细菌的一种大量元素,对细菌有重要作用,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或酶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因此检测等离子体杀菌后菌液悬浮液中的Mg元素含量可以研究:Mg元素在等离子体杀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表征细菌破裂情况,但目前国内外对Mg元素在等离子体杀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等离子体杀菌后菌液悬浮液中Mg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包括的步骤如下:(1)、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菌膜膜块放置到10ml蒸馏水中悬浮振荡,所得液体通过98%浓硝酸消解剂进行消解处理,加热煮沸数十分钟至几小时,去除有机物;所得悬浮菌液进行离心处理,然后用移液器取上清液5ml,加入到放有5ml浓硝酸的50ml锥形瓶中,在石棉网上通过电炉加热煮沸维持10min,进行消解反应;待液体完全冷却后用滤纸和漏斗将消解液过滤,再将过滤所得过滤液移入50ml容量瓶加入无菌水定容,所得样品即为待测液;(2)、ICP-OES检测时首先使用混合标液,包括Mg元素含量标液,按照提示通入机器绘制出标准曲线,然后再将标明序号的样品分别通入机器,最终就能得到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Mg元素含量与杀菌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超净工作台中,制备含有大肠杆菌菌种(编号:ATTC25922)的1×1cm的菌膜膜块备用。(1)、选用空气微弧等离子体射流作为等离子体发生源,将经过0s、10s、15s、20s、25s、30s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处理距离2cm)菌膜膜块放置到10ml蒸馏水中悬浮振荡,所得液体通过98%浓硝酸消解剂进行消解处理,加热煮沸(200摄氏度以上)数十分钟至几小时,去除有机物;所得悬浮菌液进行离心处理(6000rpm,10min),然后用移液器取上清液5ml,加入到放有5ml浓硝酸的50ml锥形瓶中,在石棉网上通过电炉加热煮沸维持10min,进行消解反应,期间,如果液体含量过少,可以通过加入浓硝酸解决;待液体完全冷却后用滤纸和漏斗将消解液过滤,再将过滤所得过滤液移入50ml容量瓶加入无菌水(将超纯水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后所得)定容,所得样品即为待测液;
(2)、待测液在测试前,如果不立即进行检测,则必须将样品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同时在定容过程中,最后在容量瓶中加入数滴浓硝酸,以防止金属离子沉淀而影响检测结果;ICP-OES检测时首先使用混合标液,包括Mg元素含量标液,按照提示通入机器绘制出标准曲线,然后再将标明序号的样品分别通入机器,最终就能得到检测结果,Mg元素含量与杀菌效果如附图1。从附图1可以看出悬浮菌液中的Mg元素含量随着杀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30s处理时达到顶点。Mg元素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首先是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胞内物质中存在的大量Mg离子,这部分Mg元素以无机盐的形式溶解于水中,然后由于等离子体对酶(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释放出Mg元素,溶解于水中。因此,这个实验结果证明等离子体在杀死细菌后仍然能够继续破坏细胞残留物。可以预测,等离子体处理达到一定时间后,Mg元素含量并不会继续增加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7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