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酸催化合成丙烯酸含氟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06945.3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郝健;李嘉亮;张晓亮;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67/08 | 分类号: | C07C67/08;C07C69/54;B01J27/05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催化 合成 丙烯酸 含氟酯 及其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酸含氟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固体酸催化合成丙烯酸含氟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含氟酯具有优良的憎水、憎油、防污等多种功能,被广泛用于涂料、纺织等行业,其折射率较低,是光导纤维的最好保护材料。目前,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含氟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酰氯胺解法,酰氯醇解法和直接酯化法,但是前两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即环境污染问题,况且用SOCl2制备酰氯不仅污染大、反应步骤多并且收率很低。直接酯化法大都用酸性催化剂,如浓硫酸,大孔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等。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含氟酯合成中一般采用大量浓硫酸作催化剂,而大量硫酸作用下长时间高温反应,会发生氧化和聚合,并且含氟醇会产生分解,利于副反应发生,而且生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处理困难,副反应多;离子交换树脂在温度高于90℃时,树脂结构易破坏,反应过程中的聚合物等杂质也易堵塞孔道,造成失活。
林义等在“甲基丙烯酸1, 1, 5-三氢全氟戊酯的合成”研究中报道了在吩噻嗉和浓硫酸存在下,采用传统的直接酯化法合成甲基丙烯酸1, 1, 5-三氢全氟戊酯。该文献中作者讨论了浓硫酸的用量、反应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且还讨论了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水剂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该工艺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具有腐蚀性强、副反应多、三废处理困难,产品精制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固体酸催化合成丙烯酸含氟酯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丙烯酸含氟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以含氟醇和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1:1-1.2的摩尔比溶于甲苯或环己烷中,再加入催化剂用量的固体酸为催化剂,加入阻聚剂后进行酯化反应,加热回流反应至不再有水排出,经过滤纯化得到丙烯酸含氟酯或甲基丙烯酸含氟酯;所述的含氟醇为:1, 1, 3-三氢全氟丙醇、1, 1, 5-三氢全氟戊醇、1, 1, 7-三氢全氟庚醇、1, 1-二氢全氟丙醇、1, 1-二氢全氟戊醇或1, 1-二氢全氟庚醇;所述的阻聚剂为吩噻嗪或对苯二酚,其用量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质量的0.1%-1%。
上述的固体酸为:SO42-/MxOy(MxOy为锆系或钛系的氧化物)。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
(1) 固体酸催化剂对于酯的合成的选择性和收率较高,以1, 1, 5-三氢全氟戊醇为基准的转化率95%以上。
(2) 固体酸催化剂用量少,酯化率高,与产物易分离。
(3) 固体酸催化剂可循环使用,腐蚀性很小,对产物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列举下例实施例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在250 ml三口烧瓶上安装搅拌装置、冷凝器、分水器和温度计。加入1.1mol 的丙烯酸,1.0mol 1, 1, 5-三氢全氟戊醇(分子量232),3.0%(相对总投料的质量)的固体酸催化剂,20% (相对总投料的质量)的带水剂环己烷,0.5%(相对丙烯酸投料的质量)的对苯二酚,用电热煲进行空气浴加热,开动搅拌。从带水剂与反应物生成的水开始共沸起,在80℃的温度下反应6小时。在常压下经分水器共沸除水,带水剂回流到三口瓶中循环使用。酯化产物经过过滤分离出固体酸催化剂,滤液洗至中性,经减压蒸馏得到环己烷和丙烯酸1, 1, 5-三氢全氟戊酯,回收的固体酸、环己烷可以循环使用。
反应结束后,一是称取反应生成的水,计算转化率为97.2%;二是把反应生成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转化率为96.9%。丙烯酸1, 1, 5-三氢全氟戊酯的收率为9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6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