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03458.1 | 申请日: | 2015-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5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霞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5/00;A61K35/24;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27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盆腔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一般是指除子宫以外的上生殖道炎症,包括附件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脓肿、盆腔血栓静脉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往往久治不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的负担。目前西医上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生素药物治疗疗程长,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愈后易复发;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患者遭受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该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高,见效快,成本低,安全无副作用,不复发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莱菔子10-20份、桂枝20-40份、茯苓30-50份、芸香草10-20份、败酱草30-50份、忍冬藤20-30份、生地10-20份、丹参10-20份、桃仁20-30份、十大功劳8-15份、木香6-14份、苍术5-12份、五灵脂10-20份、白头翁4-8份、小茴香5-10份、蒲黄6-12份、煅牡蛎12-18份、八角莲3-8份、乌药14-20份、升麻6-12份、甘松10-20份、地耳草8-16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莱菔子15份、桂枝30份、茯苓40份、芸香草15份、败酱草40份、忍冬藤25份、生地15份、丹参15份、桃仁25份、十大功劳12份、木香10份、苍术9份、五灵脂15份、白头翁6份、小茴香8份、蒲黄9份、煅牡蛎16份、八角莲6份、乌药18份、升麻8份、甘松15份、地耳草14份。
本发明的药理作用如下: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
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芸香草:味辛、微苦,性温。具有解表,利湿,止咳平喘的功效。
败酱草:性凉,味辛、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之功效。
忍冬藤: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的功效。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
十大功劳叶:苦;寒。归肝,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补虚,燥湿,解毒的功效。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
五灵脂:甘,温。具有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的功效。
白头翁:苦,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
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
煅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
八角莲: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功效。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的功效。
地耳草:味苦、平。归肝、胆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汤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霞,未经李晓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3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