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201309.1 | 申请日: | 2015-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清;孙靖函;孙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方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明确提出污水处理厂逐步要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要求,该标准与许多用户的再生水标准接近。水质工程师在改造并升级原二级污水处理水或新建污水再生水厂时,也就习惯于先进行污水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度净化,分别考虑其处理工艺与流程,然后简单组合起来,达到再生水水质或一级A标准。在设计之初并没有从原污水到再生水净化进行全流程考虑。因此,在各单元构筑物中污染物的去除种类和负荷都难免出现不合理、不经济甚至错误之处,这就使得现有的城镇污水处理存在工艺流程长、单元搭配不合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污水中磷的去除途径主要是利用化学法或生物法,先将污水中的磷富集到污泥中,再进行泥水分离,从而实现污水中的磷的去除。由于生物法除磷具有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和污泥肥分较高等优点,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城市污水中氮素的去除途径,主要是利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先将污水中的氮素转变为气态物质如NH3、N2,再通过气液分离来实现污水中的氮的去除,另外,还有部分氮素随剩余污泥而排出,并进入污泥处理系统。相对于化学脱氮,生物脱氮具有不需投加化学药剂等优点,在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生物除磷需要在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下才能完成除磷,而生物脱氮则需要在缺氧、好氧两种条件下进行。因此,要达到同时除磷脱氮目的,就必须创造微生物需要的好氧、缺氧、厌氧三种生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既除磷又脱氮的A2/O(anaerobic-anoxic-oxic,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目前,该工艺已经在世界各地许多污水处理厂中得以应用,但是,长期运行结果表明,除磷效果较好时,脱氮效果往往较差;而脱氮效果较好时,除磷效果却不理想,一般无法同时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杂物及有害物质,使出水排放达到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步骤包括:污水进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内去除漂浮物,处理后从集水池底部进入格栅池,经格栅去除悬浮物后,加入絮凝剂充分混合后泵入物化反应池;污水进入物化反应池后,上层污水通过提升泵送至水解酸化池,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污水经水解酸化池后进接触氧化池,通过填料的吸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接触氧化池反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在进入沉淀池的同时向池内加入絮凝剂;沉淀池沉淀后上层污水入消毒池,消毒池中通入二氧化氯并通过混匀器混匀,进行消毒处理以后,最后通过脱氯作用后排放;沉淀池中的进行泥水分离以后,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浓缩池再沉淀以后,上清返回水解酸化池再次循环处理;污泥经脱水、干化以后进行填埋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内设有网筛。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氧化池中不断通入空气,在有氧的条件下,污水与组合生物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反复接触,自养菌的消化作用将NH3、NH4+氧化为N03+。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和脱色混凝剂。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集水池去除漂浮物后,通过格栅池过滤掉污水中混合的悬浮物,物化反应池内絮凝剂与大分子物质进一步结合后沉淀,通过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经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水再经过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处理可基本杀死细菌和病毒蛋白质;本发明能够对污水进行彻底处理,处理后的水到国家综合一级标准,在处理过程中,将污泥和污水进行分开处理,避免在传统方式中出现污泥堵塞设备等问题,影响处理效率;本发明设备处理效率高,建造方便、成本低廉,且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对环境友好,广泛应用于我国乡镇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方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方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1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