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紧急截断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0935.5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顾岱鸿;刘广峰;蒲增旺;乔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海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F16K3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紧急 截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紧急截断阀。
背景技术
紧急截断阀可实现井口超压和单井采气管线泄漏或爆管自动截断功能,从而使可以预见的风险可控,并能够将该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紧急截断阀的核心主要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超低压、超高压的调节,现有技术使用的紧急截断阀包括机械式、液压式、压力传感式等。其中,机械式紧急截断阀主要是通过杠杆式的结构进行调节,以带动阀芯动作,从而达到在超低压、超高压的情况下,使阀芯移动关闭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使用的杠杆式的结构复杂,导致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安装、调试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调试简单方便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包括:阀芯,在所述阀芯上设有环状的开启自锁卡槽和关闭自锁卡槽;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横向驱动部件和夹持在两个所述横向驱动部件之间的调节支架,外部气压通过控制至少一所述横向驱动部件驱动所述调节支架横向移动,在所述调节支架上沿横向设有两侧高中间低呈凹形的导轨,且在所述导轨的两端设有下凹的限位卡槽;和自锁插杆,能纵向移动地贯穿所述调节支架并搭设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自锁插杆朝向所述阀芯一侧延伸,通过所述自锁插杆在所述导轨上相对滑动,驱动所述自锁插杆沿纵向往复移动,并且所述自锁插杆的延伸端分别与所述开启自锁卡槽和所述关闭自锁卡槽相卡固或相分离。
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中,所述自锁插杆的延伸端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能与所述开启自锁卡槽或所述关闭自锁卡槽相配合的卡口。
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中,所述自锁插杆上套设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支架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插板上。
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中,在所述自锁插杆与所述导轨的结合处设有能沿所述导轨滑动的滑轮。
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中,两个所述横向驱动部件中的一个为气缸,另一个为弹性复位元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调节支架的一侧相连接,外部气压控制所述气缸的所述活塞杆伸缩以驱动所述调节支架横向移动,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一端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侧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复位弹簧和贯穿所述复位弹簧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能移动地贯穿于所述固定板,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支架的所述另一侧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上。
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其中,所述调节支架为调节块,在所述调节块上沿横向开设有通槽并形成有沿横向对称分布的两个槽壁,在两个所述槽壁的上端均成型有两侧高中间低呈凹形的所述导轨,且在两个所述槽壁的两端均成型有下凹的所述限位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通过调节机构与自锁插杆的配合,能够快速有效地使阀芯在气压达到超高压或者超低压时自动关闭,且调节机构与自锁插杆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配合简单可靠,从而使得机械式紧急截断阀的安装、调试简单方便、且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中调节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中自锁插杆使阀芯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机械式紧急截断阀中自锁插杆使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阀芯,11-开启自锁卡槽,12-关闭自锁卡槽,2-调节支架,21-导轨,22-限位卡槽,3-自锁插杆,31-插板,311-卡口,4-驱动弹簧,5-滑轮,6-气缸,61-活塞杆,7-复位弹簧,8-伸缩杆,9-固定板,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海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海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0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