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铁与生物耦合短程脱氮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87814.5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鲁铭;吴德礼;马捷汀;王梦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生物 耦合 短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铁与生物耦合短程脱氮工艺,特征为氨氧化菌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由催化铁在低氧条件下形成的结构态亚铁还原亚硝酸根,从而形成物化与生化耦合的短程脱氮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总氮指标愈加严格,脱氮已成为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主要任务。
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生物脱氮方法,分为硝化与反硝化两类生化反应过程,全过程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
亚硝化反应:
(1)
硝化反应:
(2)
上述二步反应统称为生物硝化,由自养硝化细菌完成;
反硝化由多步反应过程:
(3)
反硝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4)
反硝化细菌一般为异养细菌,需要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
传统的生物脱氮也可称之为全程硝化反硝化。优势是:脱氮效果好,勿需投加化学药剂,适宜于一般城市污水的温度、pH值、氨氮浓度等水质范围。
但全程硝化反硝化也存在着弊端:(1)硝化过程需大量曝气,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能耗巨大;(2)反硝化需要大量的有机碳源,制约了低碳氮比南方城市污水和缺乏优质碳源的工业废水脱氮效果。由此,人们注意到所谓的短程反硝化工艺:硝化过程仅进行到亚硝化反应,如式1;而反硝化过程从NO-2开始:
(5)
这样,不仅需氧量节省了一半,而且有机碳源可节省40%。
但目前开发的生物短程反硝化工艺,要求进水条件苛刻,如:进水pH值要大于8.5以上、自由氨浓度大于70 mg/L,且水温在30~35 ℃之间。往往城市污水并不具备如此条件,而通过调节水质满足上述条件,显然得不偿失。
为了达到日益严格的城市污水排放标准对总氮的要求,污水中可供反硝化的碳源往往已成为限制因素,特别是对南方城市低碳源的污水,通常措施是投加有机碳源以提高反硝化率,因此运行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催化铁与生物耦合短程脱氮工艺。
常规短程生物脱氮的难点在于对进水水质要求苛刻,一般城市污水并不具备条件。本发明的思路:在生物硝化过程中,通过增加化学反应,及时去除由氨氧化菌(亚硝化菌)生化产物NO2_,从而剥夺硝化菌生存所需NO2_,将硝化菌淘汰出系统。
本发明的依据:结构态亚铁(本文简写Fe())与NO2_有很强的化学反应活性,可将NO2_还原为N2O,由下列通式表示:
(6)
而N2O在水中溶解度高(15 °C时溶解度为1500 mg/L),易于生物还原,最终产物为N2,从而从水中脱除。
因此,本发明所述短程反硝化可描述为:
最后一步生物还原,也是常规反硝化的最后一步反应:
(7)
与传统短程反硝化相比:
可节省有机物电子供体2/3。
由于NO2_与结构亚铁Fe() 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很快,可在低氧的硝化段进行,并且不影响生物亚硝化反应。
本发明提出的催化铁与生物耦合短程脱氮工艺,所述工艺由催化铁生物反硝化段和生物亚硝化段组成,催化铁生物反硝化段设置催化铁,或视进水总氮量,同时在生物亚硝化段前端设置催化铁,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7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