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海带收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52393.2 | 申请日: | 201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晓;常宗瑜;陈通;郑伟康;张志新;孙义科;肖承星;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海带 收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海带收割装置,双体船两侧分别设有撑耕绳装置、撑耕绳装置的头部设有导向和导向撑开装置,双体船的头部船体安装有海带传送网,海带传送网由海带传送网支座安装在船头,海带传送网通过船头设置的海带输送孔、头部部分倾斜位于海水内,双体船的头部两侧还安装有解绳器,解绳器安装在解绳器操作平台上,传送海带液压马达安装在双体船两侧,海带传送网后方连接海带整理装置,海带整理装置后方设有控制操作台,控制操作台后方安装有螺旋桨,撑耕绳装置后部安装有拖拽耕绳液压马达,油缸安装在船头上,油缸一端支撑海带传送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备可靠性,能适应复杂的海上状况,且不容易造成海带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海带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范围海带收割方法大部分还处于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操作方式是通过人工解绳后,将海带拖拽到舢板上,这种方式存在工人工作条件恶劣、效率低,在有台风等恶劣天气到来之前,无法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海带往往造成巨大损失,而且随着人工工资的增加,雇工越来越难,生产成本逐年提高。
目前海带收割大部分为人工收割,也有少量的企业和个人尝试进行机械化收割,但是目前机械化收割装置的效率和成功率还难以达到企业对海带收割的要求。目前海带收获装置都存在可靠性低、难以适应复杂的海上状况,收获效率难以得到真正地提高,还不能满足企业机械化收割海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海带收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海带收获装置都存在可靠性低、难以适应复杂的海上状况,易造成海带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双体船,双体船两侧分别设有撑耕绳装置、撑耕绳装置的头部设有导向和导向撑开装置,用于悬挂和撑开耕绳,双体船的头部船体安装有海带传送网,海带传送网由海带传送网支座安装在船头,海带传送网通过船头设置的海带输送孔、头部部分倾斜位于海水内,海带输送孔能使收割的海带顺利通过,双体船的头部两侧还安装有解绳器,解绳器安装在解绳器操作平台上,传送海带液压马达安装在双体船两侧,用来驱动海带传送网转动,海带传送网后方连接海带整理装置,海带整理装置后方设有控制操作台,用来对船进行操控,控制操作台后方安装有螺旋桨,螺旋桨转动推动双体船前进,撑耕绳装置后部安装有拖拽耕绳液压马达,用来将耕绳往后拖拉,油缸安装在船头上,油缸一端支撑海带传送网,用来调节海带传送网的倾斜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备可靠性,能适应复杂的海上状况,且不容易造成海带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海带收割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撑耕绳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4为解绳器示意图。
图中,1.双体船,2.撑耕绳装置,3.海带传送网,4.导向和导向撑开装置,5.解绳器,6.解绳操作平台,7.海带输送孔,8.传送海带液压马达,9.海带整理装置,10.控制操作台,11.螺旋桨,12.拖拽耕绳液压马达,13.油缸,14.海带传送网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2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