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再填充筒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46135.3 | 申请日: | 201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L·M·莱文斯坦;R·D·锡伯杜;E·A·威廉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C.H.&I.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F16J1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填充 | ||
1.一种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用于接收再填充筒的接收部,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容器协作以封装所述再填充筒的盖,所述容器还包括出口端口、用于将材料从所述再填充筒连通到所述出口端口的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材料离开所述再填充筒的流动的钮;
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所述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的尺寸被形成为能被接收于所述接收部,所述再填充筒包括通过双锥型力传递装置被隔开的压缩气体和材料,所述再填充筒还包括具有材料入口和出口歧管的第一端和具有压缩气体入口的第二端;
对所述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的内壁和双锥型力传递装置施加处理,以改变所述内壁和制动件处的移动流体的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抛光,以减小所述内壁和所述制动件的表面粗糙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喷砂,以增大所述内壁和所述制动件的表面粗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内壁内的散装流体之间以及所述制动件和所述制动件内的散装流体之间施加作用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剂是润滑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剂是硅酮基脱离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剂是环氧树脂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剂是粘合剂/增粘剂。
9.一种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用于接收再填充筒的接收部,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容器协作以封装所述再填充筒的盖,所述容器还包括出口端口、用于将材料从所述再填充筒连通到所述出口端口的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材料离开所述再填充筒的流动的钮;
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所述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的尺寸被形成为能被接收于所述接收部,所述再填充筒包括通过双锥型力传递装置被隔开的压缩气体和材料,所述再填充筒还包括具有材料入口和出口歧管的第一端和具有压缩气体入口的第二端;
对所述罐的内壁和制动件施加处理,以改变所述内壁和所述制动件处的移动流体的导热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施加导热脂。
11.一种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用于接收再填充筒的接收部,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容器协作以封装所述再填充筒的盖,所述容器还包括出口端口、用于将材料从所述再填充筒连通到所述出口端口的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材料离开所述再填充筒的流动的钮;
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所述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的尺寸被形成为能被接收于所述接收部,所述再填充筒包括通过双锥型力传递装置被隔开的压缩气体和材料,所述再填充筒还包括具有材料入口和出口歧管的第一端和具有压缩气体入口的第二端;
对所述罐的内壁和制动件施加处理,以改变导入所述罐的能量的声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是施加甘油基声耦合介质。
13.一种通过可再填充筒分配材料用的设备,其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用于接收再填充筒的接收部,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容器协作以封装所述再填充筒的盖,所述容器还包括出口端口、用于将材料从所述再填充筒连通到所述出口端口的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材料离开所述再填充筒的流动的钮;
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所述可再利用的再填充筒的尺寸被形成为能被接收于所述接收部,所述再填充筒包括通过双锥型力传递装置被隔开的压缩气体和材料,所述再填充筒还包括具有材料入口和出口歧管的第一端和具有压缩气体入口的第二端;
对所述罐的内壁和制动件施加处理,以改变所述内壁和所述制动件处的移动流体和所述罐之间的导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H.&I.技术有限公司,未经C.H.&I.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1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