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2079.8 | 申请日: | 2015-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8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许振明;高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03C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混合 塑料 pvc 分离 回收 方法 | ||
1.一种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废旧塑料进行粉碎,电晕荷电,荷电衰减,静电分离,从而将PVC与其它塑料分离,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塑料混合物输送到中速冲击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塑料颗粒由输送装置输送经喂料器后到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随着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的运动,塑料颗粒进入电晕荷电区域,电晕荷电区域由所述的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与负极高压电源连接的柱状静电极和丝状电晕极构成,通过电晕电场产生的负离子轰击使塑料颗粒带负电荷;
步骤三,荷电后的塑料颗粒从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落到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上,所述的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与其上方平行连接的一块金属屏蔽板构成荷电衰减区域;
步骤四,衰减后的颗粒运动到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的末端,自末端落下后进入静电分离场,静电分离场由竖直接地板、竖直正极板、PVC收集区,中间产物收集区,其余塑料收集区构成,在分离场的静电力作用下,实现PVC与其它塑料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荷电衰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上下两层的金属接地传送带,包括设置在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上方的电晕荷电装置,设置在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上方的荷电衰减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末端的静电分离装置;
所述电晕荷电装置包括柱状静电极和丝状电晕极,所述的柱状静电极与丝状电晕极与第一层接地金属接地传送带平行,并与高压电源相连;
所述荷电衰减装置由所述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与上方的金属屏蔽板构成;
所述静电分离装置包括竖直接地板与竖直正极板,所述竖直正极板与高压电源相连,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竖直接地板与竖直正极板下方的PVC收集区,中间产物收集区,其余塑料收集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塑料混合物种类为ABS、PE、PP、PS等任意几种与PVC的组合,且可来源于电子垃圾、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并得到初步破碎,中速冲击破碎机转速小于或等于700转/分,破碎后塑料粒径为0.8-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喂料器的喂料速度可调,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的速度0-2m/s可调,以使得塑料颗粒均匀铺展在第一层接地金属传送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金属屏蔽板与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需要用导线相连,以保证屏蔽效果,第二层接地金属传送带的速度0-6m/s可调,以保证塑料颗粒在金属屏蔽板内的衰减时间大于等于8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竖直接地板与所述竖直正极板间距离0-30cm可调,所述电极板间电压差0-40kV可调,以实现不同组分的混合塑料都可以实现PVC高效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废旧混合塑料中PVC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晕荷电区域与荷电衰减区域采用双层传送带结构,其中电晕荷电区域位于第一层金属接地传送带,荷电衰减区域位于第二层金属接地传送带,荷电衰减区域连接金属屏蔽板,使得塑料颗粒的荷电衰减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0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再生塑料薄膜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绳锯用钎焊串珠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