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束以及电缆束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130558.6 | 申请日: | 2015-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涉;田村充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11/20 | 分类号: | H01B11/20;H01R12/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束以及电缆束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由多条电线在两端与连接部件电连接而得到的电缆束以及该电缆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速数字信号的传送中,已知使用一对绝缘电线,以差分信号传送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传送的技术。
差分信号传送方式例如将使相位彼此反转180度的信号同时输入至2条电线而进行发送,通过在接收侧进行差分合成而能够将信号输出设为2倍。此外,在从发送到接收的传送系统路途中受到的噪声信号等同地施加到2条电线上,因此,具有在接收侧作为差分信号而输出时被取消,噪声被去除这样的功能。
在该传送方式中,产生表示1对电线的对内的传播延迟时间Td的差的时滞(Skew),如果该时滞较大,则接收信号波形会发生变形,无法正确识别数据。能够通过将传播延迟时间Td管理为均匀而得到时滞较小的通信电缆。
关于如上所述的传播延迟时间的管理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在挤出成型绝缘电线的绝缘树脂的装置中,计算出与直接测定的传输延迟时间Td同等级别(level)的Td,利用计算出的Td对绝缘电线的制造进行管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311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对绝缘电线的制造条件等进行管理,能够制造具有均匀的时滞的绝缘电线。然而,在使用以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出的绝缘电线的情况下,也难以使上述1对电线的各线间的时滞成为零。例如,在上述1对电线的集束时所产生的微小的线长差会导致时滞。另一方面,对于在差分信号传送方式中所使用的电线,时滞减小化的要求逐渐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缆束以及电缆束的制造方法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在使以2条作为1对的电线集束多对而成的电缆束中,能够将对内的电线的时滞均匀化,而实现高速且稳定的差分信号传送。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缆束由多条电线在两端与连接部件电连接而成,在该电缆束中,所述电线以2条作为1对,各电线对的对内的信号的传播延迟时间差小于或等于10ps/m,所述多条电线的端部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在相同位置对齐,由此所述多条电线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该连接部件上设置与各所述电线连接的电路部,在该电路部的端部形成用于与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设备连接的端子,该电缆束具有使所述电线的至少一部分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缆束、以及电缆束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缆束将以2条作为1对的电线集束多对而成,能够将该电线的时滞均匀化,实现高速且稳定的差分信号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缆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缆束的连接部中使用的基板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电缆束的同轴电线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将同轴电线与基板连接的结构例的图。
图5A是表示将同轴电线与基板连接的结构例的另外的图。
图5B是表示将同轴电线与基板连接的结构例的其它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将同轴电线与基板连接时的时滞调整处理的图。
图7A是对基于时滞的测定结果的同轴电线的加工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7B是对基于时滞的测定结果的同轴电线的加工处理进行说明的另外的图。
图7C是对基于时滞的测定结果的同轴电线的加工处理进行说明的其它的图。
图7D是对基于时滞的测定结果的同轴电线的加工处理进行说明的其它的图。
标号的说明
1…电缆束、10…基板、11…接地焊盘、12…中心导体焊盘、13…端子、14…电路部、15…共模滤波器、20…同轴电线、21…中心导体、22…绝缘体、23…外部导体、24…外皮、25…扎束部、30…保持部、31…弯曲部、40…夹具、100…连接器、101…RF开关、102…测定器、103…信息处理装置、104…激光加工机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列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0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