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组网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7108.3 | 申请日: | 2015-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6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木根;闫实;项弘禹;党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26 | 分类号: | H04W16/26;H04W36/30;H04W36/32;H04W72/12;H04W76/14;H04W76/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晓峰;宋志强 |
| 地址: | 2141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组网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组网的方法,包括:在提供业务的区域布置HPN;在业务量大于指定业务量或接入密度大于指定密度的区域,设置至少两个雾远端射频单元F‑RRH;在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预定门限值M1、或者需要进行实时语音业务通信时,则采用直接接入HPN模式进行通信;在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等于预定门限值M1、且欲通信的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在大于预定门限D1小于等于预定门限D2时,采用局部F‑RRH模式进行通信;在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等于预定门限值M1、且欲通信的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超过预定门限值D2时,采用全局BBU池模式进行通信。本发明可以降低前向链路的容量需求,降低云计算服务器中BBU池的信号处理压力,提高传输时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的接入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移动用户终端数量的增加及用户终端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移动用户终端对于高速率数据的许多智能和多媒体应用(如:无线高清视频、社交网络和点对点即时通信等)的需求呈指数增长。据在今后5年内,移动业务日均总数据量将从2010年的186万亿字节(TB)增长到12540TB,这意味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平均区域容量需要比现有移动通信系统提升至少1000倍。与此同时,网络的功率消耗则要进一步减少,到5年后,相比较于5年前,移动通信系统消耗的能量预期需要节省90%。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H-CRAN,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作为一种对分层异构网络(HetNet)和云无线接入网(C-RAN)的增强接入网络解决方案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H-CRAN结合了HetNet和C-RAN的优势,但又克服了二者各自存在的缺点,实现了无线接入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融合,能够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
在H-CRAN中,高功率节点(HPN,High Power Node)提供对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向下兼容和保证多无线网络的无缝覆盖,它包含了部分无线资源管理和移动型管理以及异构融合网关功能,可以是传统蜂窝小区的宏基站(Macro BaseStation)或者微基站(Micro Base Station),也可以是新型的超基站或者云基站,主要目的是实现大范围无缝覆盖、整个网络的广播控制信息的发送、异构网络融合功能等。另一方面,低功率节点(LPN,Low Power Node)主要用于为局部区域提供高速率业务服务,它可以是HetNet中的小小基站,也可以是C-RAN中的远端射频单元(RRH),其中RRH只保留前端无线射频(RF)信号和简单的符号处理功能,其余的基带信号物理处理和无线资源管理控制功能都集中在大规模云计算服务器中的基带处理单元(BBU)池中。在业务热点地区高密度部署RRH可以缩短网络接入节点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可以为HPN进行业务分流从而有效增大HPN的覆盖范围,提高整个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同时,采用这样的部署方式还可以有效节约网络建设和运维开销、提高智能组网能力,实现绿色通信目标。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随着社交应用和基于位置的通信应用越来越流行,在同一个区域内,即相邻或相同RRH下的数据流量越来越大。这些数据流量均需要迂回传输到云计算服务器,导致连接云计算服务器中的BBU池和RRH间的前向链路(Fronthaul)传输的数据量激增,大量不需要传输的冗余业务和控制信息导致前向链路容量受限,也增加了云计算服务器中的BBU池的信号处理负担,传输时延和处理时延变长导致大规模集中协同信号处理增益受限,从而严重影响了H-CRAN网络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7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