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0699.X | 申请日: | 2015-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1 | 分类号: | H01R13/641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能够挠曲的锁定臂,且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检测构件,在支承于锁定臂的状态下能够沿嵌合方向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在壳体与对方壳体嵌合的过程中,锁定臂与设于对方壳体的锁定突起发生干涉而挠曲变形,伴随于此,检测构件成为相对于嵌合方向倾斜的状态。而且,检测构件在壳体的嵌合过程中,以向检测位置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留置于待机位置。当壳体与对方壳体正确嵌合时,锁定臂向复位方向位移而配置成能够卡定于锁定突起,由此将两壳体保持成嵌合状态。而且,检测构件被解除向检测位置的移动限制状态,成为能够向检测位置移动的状态。因此,通过检测构件到达检测位置的情况能够获知两壳体正确嵌合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8263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两壳体的正确嵌合后,检测构件朝向检测位置时,存在检测构件的倾斜状态未被解除的情况。于是,检测构件在保持倾斜的状态下与壳体的相对的壁等发生干涉而存在检测构件脱落的可能性,从而存在基于检测构件的嵌合检测的可靠性受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高嵌合检测的可靠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能够挠曲的锁定臂,且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及检测构件,能够在支承于所述锁定臂的状态下沿嵌合方向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对方壳体嵌合的过程中,所述锁定臂发生挠曲变形,且所述检测构件在相对于嵌合方向倾斜的状态下留置于所述待机位置,伴随着所述壳体正确嵌合于所述对方壳体,所述锁定臂向复位方向位移而将所述对方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且允许所述检测构件向所述检测位置的移动,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构件设置限制部,在所述壳体设置有避让部,该避让部成为在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形态,所述检测构件在嵌合过程中倾斜时,所述限制部进入,在所述检测构件从所述待机位置朝向所述检测位置时,使所述限制部与在该检测构件的移动方向上相对的壁面抵接,由此限制所述检测构件保持倾斜状态而到达所述检测位置。
【发明效果】
在两壳体的正确嵌合后,在检测构件朝向检测位置时,检测构件仍为相对于嵌合方向倾斜的状态时,限制部与避让部的壁面抵接,因此防止检测构件保持倾斜的状态而被移动操作至检测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基于检测构件的嵌合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中,在壳体内将检测构件保持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壳体与对方壳体较浅地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壳体与对方壳体正确嵌合、且待机位置的检测构件的卡定被解除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进一步表示检测构件移动到检测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在与限制部对应的位置剖切来表示在壳体内将检测构件保持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壳体的后视图。
图8是壳体的俯视图。
图9是壳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检测构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
15…锁定臂
26…限动壁(壁)
27…导向部
28…避让部
60…检测构件
69…限制部
90…对方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
在所述壳体设有导向部,该导向部成为与所述避让部相连而沿嵌合方向延伸的形态,在所述检测构件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限制部进入并对所述检测构件的移动动作进行导向。由于限制部进入导向部,能够使检测构件顺畅地从待机位置到达检测位置。
在嵌合过程中处于倾斜的状态的所述检测构件被假定为保持该倾斜的状态而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时的假想移动路径的中途,存在所述壳体的壁。在现有技术中,处于倾斜状态的检测构件在到达检测位置的中途,可能会与壳体的壁抵接而无法到达检测位置,但是在本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避让部来阻止处于倾斜状态的检测构件向检测位置移动的情况,因此检测构件解除倾斜状态而能够可靠地到达检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0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