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7844.9 | 申请日: | 2015-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6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明 |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3/12;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面积 调式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其涉及到一种灶具,特别涉及到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又名炉盘,其作为一种将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而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市场上的灶具主要包括灶体、设置于灶体上面的灶面和设于灶体内部的燃气腔,其中在灶面上设有支架,以用来支撑锅或其他烹饪器件,另外在灶面的正中间设有出气罩,在出气罩上开设有出气孔,并且该出气孔与燃气腔相连通,燃气腔又往往通过通气道与煤气罐或是其他燃气源相连通,从而实现燃气从出气孔处流出并燃烧,以加热锅或其他烹饪器件。
这种灶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气罩上的出气孔为固定不变的通孔,故燃气燃烧的面积为一个定值,即使得锅或其他烹饪器件的受热面积为正中间的一个较小的区域,而在烹饪一些许多食物时,往往要求一个较大的面积进行均匀的加热,因此这种灶具存在着加热面积小且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且使用方便的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包括灶体、设置于灶体上面的灶面和设于灶体内部的燃气腔,其中灶面上设有支架和出气罩,该出气罩上开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与燃气腔相连通,该出气罩为多个均匀设于灶面上的、且由灶面中心向边缘半径逐渐增大的筒状结构,该出气罩的内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旋转筒,该旋转筒与出气孔相对应的区域,由灶面中心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设有多层燃气通道,且多层燃气通道从灶面中心向边缘,通道起点呈阶梯状,且燃气通道的长度越来越短,该旋转筒连接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连接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固定于灶体上,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筒转动,实现相应出气孔与燃气腔之间的连通或分隔。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多层燃气通道的通道终点相平齐。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相邻的两个燃气通道的通道起点之间的径向夹角值,等于出气孔的弧度值。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出气罩为六个,且六个出气罩均匀的设于灶面上。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出气孔为与燃气通道相对应的层状结构,多层出气孔对应的弧度相同。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出气罩的外侧设有防护网。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传动轴、连杆和旋钮,其中第一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匹配,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于传动轴的两端,该传动轴与灶体活动连接,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匹配,该第三齿轮固定于连杆的一端,该连杆与灶体活动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延伸到灶体的外侧,且在其端部固定连接有旋钮。
上述的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该灶体上设有与燃气腔相连通的通气道,该通气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该出气罩的内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旋转筒,且该旋转筒与出气孔相对应的区域,由灶面中心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设有多层燃气通道,且多层燃气通道从灶面中心向边缘,通道起点呈阶梯状,当只需要小面积加热时,可以只让旋转筒最内侧的的燃气通道与出气罩上的出气孔相连通,此时只有出气罩最内侧的出气孔中流出燃气进行燃烧加热;当需要加大加热面积时,调节驱动齿轮带动旋转筒转动,使得旋转筒由灶面中心向边缘方向的第二层燃气通道开始与出气孔相连通,此时出气罩上的出气孔流出燃气的面积会逐渐增大,即加热面积会逐渐增大;由此当驱动齿轮带动旋转筒转动时,出气罩上的出气孔流出燃气的面积,会由灶面中心向边缘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即加热面积会逐渐增大,因此本发明具有加热面积可调节、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出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旋转筒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旋转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位置区域标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明,未经黄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7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
- 下一篇:一种辅酶Q10提取新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