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固相研磨合成SSZ-13分子筛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70686.6 | 申请日: | 2015-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9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举;吴勤明;王雄;肖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9/04 | 分类号: | C01B3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0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研磨 合成 ssz 13 分子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分子筛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固相研磨合成SSZ-13分子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筛由于其规则有序的结构、骨架组成的可调变性、非常高的表面积和吸附容量、阳离子可交换性、孔道良好的择形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工业领域。由美国化学家Zones S I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分子筛SSZ-13。SSZ-1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作吸附剂或催化剂的载体,比如空气净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等。同时SSZ-13还具有阳离子交换性和酸性可调性,因而对多种反应过程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包括甲醇制低碳烯烃(MTO)、烯烃和芳烃构造反应、烃类化合物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等。
目前合成SSZ-13分子筛最常用的方法是水热合成法,采用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制备过程造成大量溶剂的浪费,且模板剂合成步骤复杂、价格昂贵。另一方面,溶剂在加热过程中会引起釜内高压,且产品产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物排放的合成SSZ-13分子筛的新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通过固相研磨合成SSZ-13分子筛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硅源、铝源、碱源、模板剂进行研磨混合,研磨均匀后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晶化反应,晶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时间为3~10d;
所述硅源为九水硅酸钠、固体硅胶或白炭黑;所述铝源为十八水硫酸铝或偏铝酸钠;所述碱源为氢氧化钠或九水硅酸钠(其中九水硅酸钠既作为硅源也作为碱源存在);所述模板剂为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溴化铵或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碘化铵;且保证晶化反应时,成分摩尔配比满足,SiO2∶Al2O3∶Na2O∶H2O∶R是1:0.03~0.041:0.17~0.215:2.31:0.09~0.5(H2O来自于含水化合物,无需额外添加水),其中R是指模板剂;
(2)晶化反应完成后得到晶化反应产物,在室温下冷却晶化反应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晶化反应产物至中性,在100℃空气中干燥,得到分子筛原粉;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分子筛原粉,在550℃空气中焙烧5小时,即得到最终产品SSZ-13分子筛。
在本发明中,所述用于作为模板剂的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溴化铵,具体制备方法为:按照溴乙烷和N,N-二甲基环己胺的摩尔比为0.5~5.0∶1,称取溴乙烷和N,N-二甲基环己胺溶解在乙醇中,然后在80℃的温度中进行回流,搅拌反应12h~24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产物中加入乙醚,产生白色固体沉淀,将沉淀经过滤、干燥处理后得到所需模板剂,即为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溴化铵;
所述制备方法中添加的溴乙烷替换为碘乙烷,则制备得到用于作为模板剂的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碘化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固相原料研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结晶度较好的SSZ-13分子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溶剂水的使用;本发明采用了价格较低的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溴化铵或N,N-二甲基-N'-乙基环己基碘化铵,不仅简化了SSZ-13分子筛合成步骤,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2、本发明的合成路线仅涉及到初级原料的混合合成步骤,较传统方法大大简化,且产率及单釜利用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本发明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巨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产品的XRD谱图。
图2为本发明中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中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模板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