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60053.7 | 申请日: | 2015-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严晓强;朱海亮;杨永安;钟飞;俞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A61K31/63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 地址: | 2124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从中药通关藤中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其苷元是由21个C原子构成的独特甾体皂苷结构,因此称为C21甾体皂苷。现有研究表明,具有C21甾体皂苷母核的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平喘等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已经作为药物的指标性活性成分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具有C21甾体皂苷母核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的活性,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如对肝癌、肺癌、食道癌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目前对此类C21甾体皂苷的研究还不深入,主要是根据其理化性质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分析检测研究、针对其母核进行结构修饰研究、以及针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药理活性研究。
如何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更高的选择性、更低的毒性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化合物,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如式VI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选自H,F;R2选自H,F;R3选自H,F。
一种结构如式VI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中,R1选自H,F;R2选自H,F;R3选自H,F;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室温(本文中,室温指15℃~25℃)搅拌下,向反应器中加入结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盐酸水溶液和无水乙醇,搅拌后转移到预定温度的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溶于无水乙醇,重结晶提纯,获得结构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2:在冰水浴搅拌环境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重氮甲烷乙醚混合液、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以及结构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溶于无水乙醇,重结晶提纯,获得结构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3:在室温搅拌下,向反应器中加入结构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KOH水溶液、结构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以及无水乙醇,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获得结构如式V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4:将结构如式V所示的化合物、无水乙醇、对肼基苯磺酰胺和乙酸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溶于无水乙醇,重结晶提纯,得到结构如式VI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5:在-20±5℃搅拌下,向反应器中加入结构如式VI所示的化合物、二氯甲烷,并滴加三溴化硼,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将得到的固体溶于无水乙醇,重结晶提纯,得到结构如式V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V、V和式VI中,R1H,F;R2选自H,F;R3选自H,F。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进一步为:
在室温搅拌下,依次向反应器中加入结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盐酸水溶液和无水乙醇,搅拌2-3h后,将反应器转移到温度为78-80℃的浴锅中进行反应7-9h,TLC跟踪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依次用盐酸水溶液、蒸馏水、乙醇和蒸馏水洗涤,干燥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溶于无水乙醇,重结晶提纯,获得结构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进一步为:
在冰水浴搅拌环境下,依次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重氮甲烷乙醚混合液、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以及结构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20~40min后,回流反应5-7h,TLC跟踪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所得的固体依次用盐酸水溶液、蒸馏水、乙醇和蒸馏水洗涤,干燥后将获得的固体产物溶于无水乙醇,重结晶提纯,获得结构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优选的,各反应物摩尔比为结构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重氮甲烷:三溴化硼=1:1.2~1.5:1.5~2.0。进一步优选的,比例为1:1.5:1.5、1:1.2:2。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进一步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弱分配层析的方法
- 下一篇:紫萼新苷A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