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蓝牙通话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51834.X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洪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H04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300467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蓝牙 通话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蓝牙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蓝牙通话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车载蓝牙系统能够使得用户不用直接接触手机,就可以拨打和接听电话,提高了用户驾车的安全性,该车载蓝牙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用户在使用车载蓝牙进行通话时,通常是通过车载蓝牙系统的外放喇叭将通话进行免提形式的播放,车上的乘坐人都会听到通话内容,若通话内容涉及一些隐私的内容,用户可能并不希望被外人听到,这些因素也成为了车载蓝牙系统发展的一个限制条件,用户可能会因此不使用车载蓝牙进行通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通话方法和装置,以提高车载蓝牙通话的隐私保护功能。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蓝牙通话方法,包括:
获取通话建立信息,所述通话建立信息用于表示本端蓝牙配对的通讯终端与对端建立语音通道;
将语音提示信息通过车载蓝牙模块发送至所述通讯终端,以使得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语音通道将语音提示信息发送至对端,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对端本端处于车载蓝牙通话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蓝牙通话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话建立信息,所述通话建立信息用于表示本端蓝牙配对的通讯终端与对端建立语音通道;
语音发送模块,用于将语音提示信息通过车载蓝牙模块发送至所述通讯终端,以使得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语音通道将语音提示信息发送至对端,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对端本端处于车载蓝牙通话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和装置,通过向语音通道的对端发送语音提示信息,使得对端可以获知本端处于车载蓝牙通话模式,从而注意通话的隐私保护,提高了车载蓝牙通话的隐私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钮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蓝牙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蓝牙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例了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的可选应用场景,用户可以在车内安装车载蓝牙终端,该车载蓝牙终端通过内设的车载蓝牙系统与用户的通讯终端配合,实现用户不用手持通讯终端就可以接听或拨打电话。其中,所述的通讯终端,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如,手机),或者还可以是带有蓝牙通讯模块的车载电话等设备,在如下实施例中,将以手机为例对本申请的车载蓝牙通话方法进行说明,其他带有蓝牙通讯模块的通讯终端也可以采用该方法。
结合图1,简单说明下该应用场景的原理:车载蓝牙系统可以包括车载蓝牙模块(例如是Bluetooth芯片)、编解码模块(Codec)、语音接收模块(MIC)、语音外放模块(Speaker)和控制器(例如,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等,并通过车载蓝牙模块与用户的手机进行蓝牙配对,即建立蓝牙通信连接。这样,当用户的手机与“对端”建立通话连接并进行通话时,通话内容就可以经过上述蓝牙通信连接在用户手机和车载蓝牙系统之间传输。
参见图1示例的对端语音传输至本端车内用户接听的下行流程(虚线箭头所示),对端信号传输至用户手机,再由用户手机蓝牙传输至车载蓝牙终端,并经过车载蓝牙终端内的编解码模块进行解码后,由语音外放模块播放,用户就可以听到对端的通话内容。再参见图1示例的本端车内用户的语音传输至对端的上行流程(点线箭头所示),用户直接在车内讲话,讲话内容会被车载蓝牙终端的语音接收模块获取,并经过编解码模块编码后,再由车载蓝牙模块蓝牙传输至用户手机,用户手机再经过运营商基站传输至对端。此外,车载蓝牙系统中的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其他模块的工作,例如,控制车载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的蓝牙配对的建立过程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1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