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47446.4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光;朴仁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长光思博光谱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光栅 红外 检测 | ||
1.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云平台服务器中的云储存和云计算通过互联网相连的上位机;用于实现终端设备与云平台服务器相连的查询终端系统;与上位机相连的控制器;依次设置的光源、分光镜、样品盒、光纤组,所述光源与控制器相连;靠近光纤组设置的单色仪,所述单色仪由腔体和依次设置在腔体内部的第一反光镜、光栅、第二反光镜、探测器组成;分别与探测器和控制器相连的放大器;分别与放大器和控制器相连的A/D转换器;分别与样品盒和控制器相连的电机;
所述控制器根据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开启光源和电机,光源的光线经分光镜准直成平行光照射在样品盒上,电机驱动样品盒匀速转动,透过样品盒的光线携带样品信息汇入光纤组中,经光纤组无损高保真传导至单色仪中,再依次经第一反光镜准直、光栅分光后转换为不同波长光线照射在第二反光镜上,经第二反光镜汇聚至探测器上,探测器将接收的光谱信号转换为弱电信号传输给放大器,放大器对弱电信号进行运算放大后传输给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控制器,上位机读取控制器中的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所述上位机将原始光谱数据直接传送到云储存中进行储存,终端设备通过查询终端系统登录服务器查找、分析和下载原始光谱数据,或者所述上位机根据需求将原始光谱数据传送到云计算中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传送到云储存中进行储存,终端设备通过查询终端系统登录服务器查找、分析和下载处理后的光谱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终端系统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与网络接口模块相连的用户登录模块和请求反馈模块、与用户登录模块相连的请求分析模块、与请求分析模块和云平台服务器相连的请求处理模块,所述请求反馈模块与请求处理模块相连;用户通过网络接口模块进入用户登录模块,通过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对用户进行访问权限的认证,请求分析模块是用户登录到系统后,用于完成用户提出的查询、分析或下载请求,并将此请求信息传输给请求处理模块,请求处理模块对用户提出的查询、分析或下载请求进行处理,并与服务器中通过云存储形式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运算,请求反馈模块用于接收请求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最终通过网络接口模块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采用卤素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采用AD8250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器采用LTC1609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采用35BYGH28-0504步进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采用硅探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采用长春赛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平面光栅,尺寸为15mm×15mm×4mm,每毫米300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光栅式近红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的光谱波长范围为900nm~1665nm,每间隔3nm取一个光谱值,共可以得到256个光谱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长光思博光谱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长光思博光谱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4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